黄弥守画吴江新霁图

江云卷宿雨,江风散晨烟。

山光烟雨润欲滴,影堕江水空明间。

修蛾新妆翠连娟,下拂尘镜窥明蠲。

渔舟来何许,触破青茫然。

中流水肥鱼逆上,受网应有松鲈鲜。

借问张季鹰,西风几时还。

渔郎理网唤不应,但见水碧江涵天。

如何尘埃中,眼界有许宽。

道人胸次陂万顷,为写此境清而妍。

苍崖无尘树影寒,直欲坐我苔矶边。

我家竹溪阴,小艇横青涟。

异时赤脚踏两舷,不应尚作披图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幅画描绘的是雨后初晴的吴江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首句“江云卷宿雨,江风散晨烟”便勾勒出一幅雨过天晴的清新画面,云雾消散,江风轻拂,晨雾渐散,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着,“山光烟雨润欲滴,影堕江水空明间”进一步渲染了雨后山色的湿润与清澈,山影倒映在江水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了一般,空灵而纯净。

“修蛾新妆翠连娟,下拂尘镜窥明蠲”则将视线转向岸边,描绘了一位女子新妆后的美丽形象,她低头轻抚着水面,如同拂拭尘镜,映照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渔舟来何许,触破青茫然”描绘了渔舟在江面上划破宁静的画面,打破了这份宁静,却也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和希望。

“中流水肥鱼逆上,受网应有松鲈鲜”通过描写鱼儿逆流而上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借问张季鹰,西风几时还”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渔郎理网唤不应,但见水碧江涵天”描绘了渔夫忙碌的身影,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水碧如镜,天水一色,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

“如何尘埃中,眼界有许宽”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认为在自然之中,心灵可以得到极大的释放和宽慰。

“道人胸次陂万顷,为写此境清而妍”则赞美了画家的才华,能够将如此广阔而清新的自然景象,生动地呈现在画布之上。

“苍崖无尘树影寒,直欲坐我苔矶边”描绘了岩石与树木的静谧景象,诗人似乎想要亲自体验这份宁静,坐在苔矶之上,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我家竹溪阴,小艇横青涟。异时赤脚踏两舷,不应尚作披图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想象自己在竹溪边,乘坐小艇,赤脚踏浪,享受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而不是仅仅通过画作来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赞美。

收录诗词(73)

党怀英(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中四首(其一)

诗人固多贫,深居隐茅蓬。

一夕忽富贵,独卧琼瑶宫。

梦破窗明虚,开门雪迷空。

萧然视四壁,还与向也同。

闭门撚须坐,愈觉生理穷。

天公巧相幻,要我齐穷通。

冲寒起沽酒,一洗芥蒂胸。

形式: 古风

雪中四首(其二)

翻翻雪中鸦,飞鸣觅遗粟。

雪深不可求,绕屋啄寒玉。

顾我如鸱鸢,多储有馀肉。

我亦生理拙,冻卧僵雪屋。

日午甑无烟,饥吟搅空腹。

岂不知屠沽,肥甘随取足。

幸待春雪消,吾犹多杞菊。

形式: 古风

雪中四首(其三)

岁晏苦风雪,旷野寒峥嵘。

湿薪烧枯棘,距刺相拿撑。

浓烟久伊郁,微焰方晶荧。

津津膏乳涨,中有蚯蚓鸣。

蓬蒿掇快炬,倏作飞灰轻。

馀暖未及惬,睫泪先已盈。

幸有邻家酒,时浇肌粟平。

形式: 古风

雪中四首(其四)

岁晏雪盈尺,农夫倍欣然。

不作祁寒怨,应知有丰年。

笑我寄一室,归耕无寸田。

无田吾不忧,饮啄当问天。

我看多田翁,租赋常逋悬。

低头负呵责,颜色惨可怜。

不如拾滞穗,行歌两无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