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葡萄笔簏歌为吴秋赋》是明代诗人徐颖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件精美的葡萄纹金错器物,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
首先,诗中提到这件器物的尺寸与材质,以“珠胎半尺金错文”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器物的大小和表面装饰的精细。接着,“三年一叶非宋人”一句,既赞美了器物的稀有与珍贵,也暗示了其可能的年代与来源,非宋代之物,可能更为古老。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器物的装饰主题——葡萄,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象征。“石家解食白凤髓,此器不共珊瑚陈”,通过“石家”这一典故,暗示了器物的贵族身份和非凡之处,同时将葡萄与白凤髓相联系,增添了神秘与华贵的气息。
“海南玉田侵蜑户,鼠璞繇来辨胡贾”两句,通过地理与贸易的背景,揭示了器物可能的产地和流通路径,强调了其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意义。而“始疑得自大宛归,紫蔓累累滴马乳”则进一步推测了器物的来源,将其与遥远的大宛国联系起来,增加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件器物的珍视之情:“吾闻天子锐意戎马郊,四方竹箭如山高。吁嗟毛生久瓠落,此器不得随包茅。”通过对比天子的雄心壮志与毛生的孤独,表达了对器物价值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未能得到妥善保护或使用的心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不仅赞美了器物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