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褒宠数衔恩,治旅能精,赈饥能遍,才大自应昭信史;
嘉猷嗟赍志,桐乡感葬,阳城感名,光沉从此怅邻晖。
此挽诗以哀悼之情,颂扬任兰生公之德行与功绩。首句“褒宠数衔恩”,赞扬其受朝廷之宠信,屡次蒙恩赐,彰显其深受朝廷器重。继而“治旅能精,赈饥能遍”,点出其治理才能卓越,无论是军事部署还是救济灾民,皆能精细周到,体现其为官之勤勉与仁慈。
“才大自应昭信史”一句,高度评价任兰生公之才华,认为其事迹足以载入信史,永垂不朽。接下来,“嘉猷嗟赍志”,表达了对其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惋惜之情,感叹其才华未尽施展便已离世。最后两句话“桐乡感葬,阳城感名”,通过地点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达对任兰生公去世的哀痛与怀念,桐乡与阳城分别代表了其生前活动的重要区域,以此寄托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
整体而言,此挽诗以深情的语言,不仅歌颂了任兰生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也表达了对其早逝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追忆与缅怀的精神。
不详
投笔是诸生,灭贼是少保,江防善后是尚书,统观能报国能洁身之元勋,独成一是,时局转中兴,随意养高陪寿岳;
威名同曾左,战功同罗杨,洋务坚持同岑鲍,惟有不爱钱不怕死之介节,谁与从同,史宬存遗疏,敢言无罪侍先皇。
傍水起楼台,幸滔滔江汉,久息波澜,旧制梅花留韵在;
撑天存柱石,看熙熙士民,重探胜迹,昔时黄鹤应招回。
人道我偕老百年,谁知吃过万苦千辛,怆五十载夫妻今撒手;
古穷民无子曰独,胡尽夺汝九孙三子,剩十一龄孙女哭伤心。
谁苍鹘,谁参军,描摹得世间人,须眉毕见;
有院本,有杂出,难为他说戏的,口舌都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