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夜

未觉清晖满,还惊皓魄流。

夜凉清似水,云澹曲如钩。

雁影冲寒塞,砧声起暮潮。

孤城一长望,萧飒总悲秋。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凄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图景。首句“未觉清晖满”,暗示月光悄然洒满大地,却并未引起察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还惊皓魄流”一句,将月光比作流动的白玉,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令人不禁对这月光的流转感到惊奇。

“夜凉清似水,云澹曲如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将夜空中的云彩比喻为弯曲的银钩,生动地展现了云彩在夜空中轻盈的姿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通过“清”和“凉”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宁静。

“雁影冲寒塞,砧声起暮潮”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其他元素。大雁穿越寒冷的边塞,其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独而坚韧;而捣衣声随着潮水的退去响起,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活的节奏。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最后,“孤城一长望,萧飒总悲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秋天的感慨。站在孤城之上,远眺远方,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这里的“萧飒”不仅指环境的冷清,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体现了深沉的悲秋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月夜下的静谧之美以及季节变换带来的思绪与感慨,是一幅充满意境与情感的秋夜画卷。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四夜

素月净明漪,危桥清眺时。

带星光沥沥,蘸水流澌澌。

岸火行相引,渔舟望屡移。

严城不禁夜,玉漏正迟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十五夜

暝色澹城烟。中天一镜悬。

薄云微点缀,清影斗弹娟。

狼籍传杯斝,纵横列几筵。

酒阑兴未已,南陌共翩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同梁伯静舍弟文度送吴彦先于东郊赋别

黯黯那能别,尊前不尽欢。

日色晓衔阁,岚光晴度峦。

起看江上影,遥挂片帆端。

欲发频维棹,偏怜此际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吴德祖还新安

山山黄叶积,之子汎归舟。

邂逅成今昔,存亡念旧游。

岭云微带雨,江树远含秋。

惆怅西风道,茫茫起旅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