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道中(其一)

长衫大袖拥轻舆,搭飒乾坤一腐儒。

平野时时火明灭,荒村往往竹扶疏。

备倭将勇妖星落,穷海天寒厉鬼孤。

不识不知朝又晚,几回惭愧送行夫。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邹智在岭南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长衫大袖拥轻舆”,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穿着宽大的衣服,乘坐着简朴的交通工具,显得风尘仆仆且有些书生的儒雅气质。接下来,“搭飒乾坤一腐儒”则表达了诗人自嘲为一个无所作为的书生,面对广阔天地感到自己的渺小。

“平野时时火明灭,荒村往往竹扶疏”两句,通过动态的火光和稀疏的竹林,展现出岭南地区夜晚的寂静与荒凉,同时也暗寓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诗人以“备倭将勇妖星落”比喻倭寇的威胁被解除,象征着边疆安宁,而“穷海天寒厉鬼孤”则进一步渲染了偏远地区的荒凉和气候的严酷。

最后两句,“不识不知朝又晚,几回惭愧送行夫”,诗人感慨时间悄然流逝,自己却无所建树,多次让送行的人为自己担忧,流露出一种深沉的自我反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行程为线索,融入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国家边防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123)

邹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秋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号:立斋
  • 籍贯: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
  • 生卒年:1466—1491

相关古诗词

岭南道中(其二)

我道炎荒别有天,炎荒也只是西川。

诸洋但比瞿塘大,五岭何如栈道悬。

细和陶诗虽逸驾,力排日录亦空拳。

乐天知命刘夫子,万古千秋独凛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到石城(其一)

浪信人言岂尽然,蓬莱元自属神仙。

海浮沆瀣斟初满,天放婵娟赏最先。

草木已非王虺路,衣冠全别尉陀年。

昨来尽读骚人赋,最爱长沙第一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到石城(其二)

南北东西几谪仙,小臣独荷主恩偏。

疏狂言语施行半,简靖衙门偃仰便。

旋织药笼供检讨,剩开花径待旬宣。

老亲莫谩忧边远,此去分茅更一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除夕

刁斗无声画戟寒,独看瘦鹤上阑干。

荆扬以上云门镇,岭海之间首领官。

消息盈虚天岂定,卷舒作用古来难。

直须痛饮屠酥酒,此是人间却老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