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其四)

经时望子来,慰我终岁病。

西行道路迂,复见复未定。

秋毫论得失,此岂不有命。

尝闻安身要,其本在无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其四)》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经时望子来,慰我终岁病”,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期盼友人归来,以此来抚慰自己一年来的忧愁与疾病。这种情感的流露,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接着,“西行道路迂,复见复未定”两句,描绘了友人归途的遥远与不确定,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充满变数,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相聚。这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秋毫论得失,此岂不有命”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得失与命运的关系。诗人认为,个人的成败得失并非完全由个人所能决定,其中蕴含着不可预知的命运因素。这种对命运的思考,既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最后,“尝闻安身要,其本在无竞”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哲学观点——安身立命的关键在于不争。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不与他人争斗,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与总结。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情期待,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智慧。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其五)

才叔策名时,已自能不动。

中年谪南荒,与世作梁栋。

生平所践履,自待九鼎重。

失固不足言,得亦何所用。

形式: 古风

送范才元

胡尘犯中原,冠盖走东南。

同时辟地人,十不存二三。

相逢各衰病,岂复能清谈。

君今尚行役,未暇脱征衫。

声名自宿昔,文字性所眈。

谁能随少年,下笔令人惭。

并海虽名郡,嗜爱殊酸咸。

君但抚罢民,未须严辔衔。

开堂宴宾客,清诗消半酣。

时寄荔子来,尚能怜我馋。

自馀君不问,只向鼻端参。

形式: 古风

赠魏邦达张彦素

公更深居我更衰,山林膏壤偶同时。

两年疾病略相似,二老风流应自知。

苦学养生犹有累,不知闲过是无为。

初冬寄远无他物,半夜才成一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南上人

闲居病益侵,俗事初一扫。

南公犯寒来,为我略倾倒。

论诗已得妙,不必在穷讨。

我懒百虑废,识子恨不早。

归途见徐董,更问此二老。

所恨聊复翁,向者骨已槁。

拭目看遗文,令人恶怀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