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

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

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

丹心不改君臣谊,清泪难忘父母邦。

惟有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书生曾手持碧绿油伞,不屑与孩童们一同投降。
多次持着汉使节旗登上快阁,如今我是楚囚,渡过清澈的长江。
赤诚之心不变,不忘君臣情深,清泪涟涟,怀念故国。
只有乡亲们知道我消瘦,闭门独坐,只在破旧的窗前读书断粮。

注释

书生:指读书人。
碧油幢:绿色油伞,象征士人的身份和高洁。
耻:感到羞耻。
群儿:其他孩子。
竖降:投降。
汉节:古代使臣所持的旌节,象征国家使命。
快阁:高阁,可能指文人雅集之地。
楚囚:被囚禁的人,这里自比为楚囚。
澄江:清澈的江水。
丹心:赤红的心,表示忠诚。
君臣谊:君臣之间的关系和情谊。
父母邦:故乡或祖国。
乡人:家乡的人。
下帷:放下帷幕,形容专心读书。
绝粒:断绝粮食,形容刻苦自励。
蓬窗:简陋的窗户。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所作,名为《过零丁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忠君思想和不屈的民族气节。

“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这里的“碧油幡”指的是军旗,诗人曾经作为一名士兵参与战事,但他感到羞愧,因为他不愿意和那些没有气节的士兵一起投降。

“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汉节”指的是朝廷所授予将领的符节,“快阁”则是军事行动快速决策的地方。诗人表达了他多次接受朝廷命令、迅速作出决断的经历。而“楚囚”暗示自己如今被囚禁的情况,“澄江”则是指水清的江河,可能象征着心境或环境的清净。

“丹心不改君臣谊,清泪难忘父母邦。”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之心不会改变,这里的“君臣谊”指的是君主与臣子的关系和誓言。同时,他对于自己的国家(父母邦)的思念如同清澈的泪水,无法忘怀。

“惟有乡人知我瘦,下帷绝粒坐蓬窗。”在最后两句中,“乡人”指的是家乡的人,他们了解诗人的心志和境遇。诗人因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意接受敌人的食物(绝粒),宁愿独自坐在简陋的窗前,过着清贫而坚守气节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和个人气节的深切思考与坚定立场。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海上

天边青鸟逝,海上白鸥驯。

王济非痴叔,陶潜岂醉人。

得官须报国,可隐即逃秦。

身事盖棺定,挑灯看剑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病中作

岁月侵寻见二毛,剑花冷落鸊鹈膏。

睡馀吸海龙身瘦,渴里奔云马骨高。

百忌不容亲酒具,千愁那解减诗豪。

起来大作屠门嚼,自笑我非儿女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病中作

六月廿四夜,人间热欲炊。

病怀如酒困,倦睫似书痴。

梦与千年接,心随万里驰。

客来相问讯,寄语有新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病目二首(其二)

向来岩下电,无故眩生花。

达磨面向壁,卢仝□塌沙。

灯前心欲碎,镜里鬓空华。

何日看明月,沈沈斗柄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