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吟(其九)

一阳初动岁初添,地暖长春不裹棉。

糯米为丸黏饷耗,日中视晷卜丰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与农事活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农耕文化的韵味。

首句“一阳初动岁初添”,点明了时间背景——冬去春来,阳气回升,新一年的开始。这里的“一阳”指的是冬至之后的第一个阳气,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岁初添”则暗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次句“地暖长春不裹棉”,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在温暖的地气作用下,植物得以生长,不必再包裹厚重的棉衣,象征着自然界的活力与生命力的觉醒。

第三句“糯米为丸黏饷耗”,描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个场景。这里可能是在制作粘米丸子作为食物,用来补贴劳作时的能量消耗。这种食物简单易制,又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符合农忙时节的需求。

最后一句“日中视晷卜丰年”,则是通过观察中午的日影长度(晷)来预测一年的收成。在中国古代,人们根据日影的长短变化来判断季节的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此来预测未来的丰收或歉收。这句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利用,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农事的繁忙,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2)

郑大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 籍贯:台湾县
  • 生卒年:1721

相关古诗词

风物吟(其十)

纸马幢幡送灶神,山肴野簌杂前陈。

厨门长幼交罗拜,频祝休言辣臭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风物吟(其十一)

宰鸭书符压岁凶,松盆燎火煖芙蓉。

千茎爆竹通宵响,贾岛精神酒一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大穆降庄

北郭通村径,閒情恣小游。

市声喧海角,雨意暗溪头。

将卒安无事,乡愚抱隐忧。

烧痕馀草舍,防盗未曾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由洲仔尾到新港夜宿张家书馆

是谁首祸煽愚蒙,此地经过感慨同。

劫烬黄沙埋白骨,尘踪衰鬓冷悲风。

临风市舍无人管,隔里村齐有路通。

款客园林曾选胜,槟榔树下竹阴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