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音诗

旧迹空馀大井头,败篷断缆可曾留。

沧桑变幻真弹指,徒步同登赤嵌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海音诗》由清代诗人刘家谋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历史变迁与时间流转的主题。首句“旧迹空馀大井头”,以“空馀”二字点明昔日景象已不复存在,仅留下一个名为“大井头”的遗迹,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接着,“败篷断缆可曾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连曾经的痕迹都难以留存,败落的篷布和断裂的缆绳成了历史的见证,却无法诉说过去的辉煌。

“沧桑变幻真弹指”则将时间的流逝比作弹指一挥间,形象地表达了世事无常、变化迅速的感慨。最后,“徒步同登赤嵌楼”一句,或许暗含着与友人一同回顾历史、探寻过往的意味,徒步前往象征着历史记忆的“赤嵌楼”,在行动中感受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厚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01)

刘家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苞川。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卒于府署

  • 字:仲为
  • 籍贯:侯官县(今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13~1853年

相关古诗词

海音诗

故宫萧瑟土花斑,海外当年转徙艰。

宝玦珊瑚无觅处,天人眉宇落民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海音诗

魁斗山头吊五妃,郑娘芳冢是耶非。

年年琅峤清明节,无数东来白雁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海音诗

卑南觅与水沙连,更有波澜万顷田。

好续梁家詹事疏,一戈一甲乐尧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海音诗

一碗糊涂粥共尝,地瓜土豆且充肠。

萍飘幸到神仙府,始识人间有稻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