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文甫泉石轩

绣衣御史才且贤,江南策马将朝天。

金闺兰台名藉甚,清泉白石心恬然。

华轩嵯峨崇台侧,九曲之溪北山北。

雪瀑泠泠六月寒,云根屹屹千年色。

御史拜官本书生,射策天门群辈惊。

致身已羡钟鼎食,咏古犹闻金石声。

坐谈时接林下士,驰想岩阿纫薜荔。

方膺钧轴未许閒,且以泉石醒烦思。

泉流赴海石在山,丈夫雄豪那可攀。

何妨勋业霄汉上,长寄心情林壑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梁寅所作的《题李文甫泉石轩》,描绘了一位名为李文甫的官员,他不仅才华横溢,还怀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诗中通过“绣衣御史”这一形象,展现了李文甫作为朝廷官员的风范与地位。他策马江南,意气风发地朝向京城,体现了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金闺兰台”象征着权力与荣耀,“清泉白石”则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李文甫虽身处高位,却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热爱,这正是他高尚人格的体现。华美的轩阁与崇台,以及九曲溪流与北山的景色,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李文甫生活的环境之美。

“雪瀑泠泠”与“云根屹屹”分别描绘了瀑布的清凉与山石的坚韧,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李文甫坚韧不拔的品格。诗中还提到李文甫虽有功名之心,但更向往自然与内心的平静,这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人以“泉流赴海石在山”为喻,表达了李文甫虽有远大的抱负,但更愿意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享受内心的宁静。同时,这也暗示了李文甫希望在功业与自然之间找到平衡,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对李文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52)

梁寅(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字:孟敬
  •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 生卒年:1303——1389

相关古诗词

袁孝子篇

袁孝子,思死如生生欲死。

海盐场上泪眼枯,哀心无穷海之水。

谁云猛虎凶,谁云长蛇毒。

咄尔凶毒人,何独无骨肉。

尔身虽齑断,肠已裂我腹。

父也衔冤蝼蚁乡,儿犹饮食被服裳。

皇天昭昭运三光,如山之罪胡可以掩藏。

暑卧埃尘,寒卧雪霜,跃我前狐嘷我傍。

父魂有知儿共处,母存未忍儿身亡。

呜呼天下几人冤且苦,孝子三年独庐墓。

官书大字表门户,更愿除却人间蛇与虎。

形式: 古风

金陵美酒行

金陵美酒人共誇,千金百金多酒家。

绿印青瓶若山积,粉书綵帜明春花。

北来南去多豪客,吴歌赵舞当绮席。

银铛苾苾松脂香,玉舟滟滟鹅黄色。

奈何徼利翻贱价,虚名诳人妄称诧。

惟将众药助曲糵,浇薄每异真淳者。

钟山老僧酿山泉,醍醐甘露美自然。

壶樽惟饷朱门贵,升斗岂论青铜钱。

书生病渴尝涓滴,始因酒味知酒德。

市楼醉客徒喧呼,山中醇醪人不识。

形式: 古风

送御史椽王德润迁中台

二月东风来,江南花正开。

行人发建业,远赴黄金台。

金台到时已三月,燕山青青罢飞雪。

看花正似江南春,黄鹂迎人语音悦。

绣衣郎官文采奇,海霞照耀珊瑚枝。

天街柳绿骢马嘶,朝随御史趋彤墀。

彤墀花暖风日美,御史俯伏天颜喜。

千言万言气凛然,能令奸邪愧欲死。

郎官家本东鲁人,十年读书泗水滨。

当陪东马严徐贵,不假金张许史亲。

上林年年春自好,拜官却忆江南道。

江南望君骢马来,方信文章致身早。

形式: 古风

题孙仲远经历萱寿堂

豪家甲第开锦绣,春来牡丹大如斗。

孙卿独爱萱草花,玩之忘忧期母寿。

官中无事常早归,花前跪进青玉卮。

此花本号宜男草,食禄封侯男更宜。

去年花开满堂后,今年堂后花似旧。

绮窗朱户阆苑深,毋与此花共长久。

九节菖蒲何处生,千年碧桃种不成。

卿家萱草良可贵,人间自当五百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