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晚菘争上碧瑶簪,芥也芳心苦复甘。
未见菜头论白黑,何人携钵肯同参。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里晚菘(一种大白菜)生长的景象,如同碧绿的宝石簪子般争相挺立,其味道既有苦涩又有甘甜,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和坚韧。诗人以菘菜自比,暗示了即使在平凡中也有不凡的品质。他提出一个疑问:在菜头(指蔬菜)的黑白是非之间,又有谁能像禅宗问道一样,放下成见,共同深入探讨生活的真谛呢?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度交流和理解的渴望,以及对超脱世俗观念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日常生活的交融。
不详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人日春愁连上元,薄寒吹雨罩花村。
传柑说道升平复,梦断鳌灯放五门。
红含宿雨两三枝,净插铜瓶浥注之。
不是灵芸初一见,也非迷路武陵时。
花事先从桃李来,海棠红杏即相催。
化工节度重重好,护得山丹最后开。
碧沙承水漾娇春,弱柳萦烟作浅颦。
正好追寻沂上侣,未须攀赠灞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