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歌行

西山樵夫方壮年,手持樵斧西山边。

朝向西山石上坐,暮向西山云际眠。

行人过者问樵夫,愿君共坐语斯须。

美髯如戟好身手,虎狼不顾千金躯。

深林杳杳白日落,请君且去住城郭。

丰貂锦衣不识寒,肥肉美酒供大嚼。

暂时俯仰谁复嗤,恐随霜露填沟壑。

樵夫不答自微吟,东江渔者知我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樵歌行》描绘了一位西山樵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简朴而坚韧的生活态度。

诗中首先描述了樵夫的外在形象:“西山樵夫方壮年,手持樵斧西山边。”一位正值壮年的樵夫,手持着砍柴的斧头,在西山的一侧忙碌着。接着,“朝向西山石上坐,暮向西山云际眠。”白天他坐在西山的石头上休息,夜晚则在西山的云层间安眠,生活简单而自然。

“行人过者问樵夫,愿君共坐语斯须。”路过的人们会向这位樵夫询问,希望与他短暂交谈。这体现了樵夫与外界的互动,以及他平易近人的性格。“美髯如戟好身手,虎狼不顾千金躯。”诗人赞美樵夫不仅外貌英武,而且身手不凡,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勇气和决心。

“深林杳杳白日落,请君且去住城郭。”当太阳西下,深林变得幽暗时,诗人劝说樵夫暂时离开山林,回到城市中去。这里既有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自然生活的尊重与留恋。“丰貂锦衣不识寒,肥肉美酒供大嚼。”在城市里,人们穿着华丽的貂皮大衣,享受着丰盛的食物和美酒,但这种奢华的生活并不为樵夫所熟悉或认同。

“暂时俯仰谁复嗤,恐随霜露填沟壑。”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提醒樵夫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因为时光易逝,生命无常。“樵夫不答自微吟,东江渔者知我心。”樵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低声吟唱,似乎在与东江的渔者心灵相通,共同分享着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樵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之山东

君去游齐鲁,惟怜泣路隅?

沙深埋马足,风利断人须。

鼓楫河流隘,瞻云岳色孤。

兰陵多美酒,愁绝更须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友人北上

嗟君此行役,把酒一沉吟。

驱马河冰滑,听鸡夜雨深。

鼓鼙孤客泪,书札故人心。

念母归应早,天涯弗滞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七夕有感

万里晴云淡素秋,海天东望更生愁。

黄姑鳷鹊通斜汉,明月婵娟照戍楼。

剖核谁当来阿母,吹笙何路问浮丘?

可怜携手阑干泪,空拟归来尚黑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

衰飒秋风朔气回,中原何地可登台?

五湖极望屋波渺,四野吹笳溥暮哀。

江燕塞鸿纷自代,紫萸黄菊已徒开。

最怜此日凭高处,短发萧萧照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