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天仙醉把真珠掷。荷翻写入玻璃碧。雨过酒尊凉。

红蕖苒苒香。飞来双白鹭。屡作僛僛舞。

山鸟起清歌。晚来情更多。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诗名为《菩萨蛮》,出自宋代词人向子諲之手。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田园景色的词,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简单乐趣的追求。

"天仙醉把真珠掷。荷翻写入玻璃碧。"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天上的仙女以醉态投掷珍珠来形容雨滴落在荷叶上,形成一片翠绿如玻璃的景象,这里的“荷”指的是荷花,它不仅是水乡风光的一部分,也常被用来表达出世脱俗的情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

"雨过酒尊凉。红蕖苒苒香。" 这两句则是对雨后情景的描绘,雨后的空气清新,酒器因而变得凉爽,而“红蕖”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的“苒苒”形容其茂盛的样子,“香”则是指这种植物在雨后散发出来的淡雅芬芳。这两句通过对味觉和嗅觉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感官体验。

"飞来双白鹭。屡作僛僛舞。" 这里,“飞来双白鹭”形象生动地捕捉到了鹤临水而立的情景,而“屡作僛僛舞”则是对鹤舞蹈的描写,通过重复使用“屡”字,增添了一种动态美和生命力的感受。

"山鸟起清歌。晚来情更多。" 最后两句,则是从听觉上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山间的鸟儿啼叫成曲,而诗人在傍晚时分,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也体会到一种深沉的情愫。这“情”字涵盖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综观全词,向子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浓郁的情感,将一个雨后山水田园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也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一)

鸳鸯翡翠同心侣。惊风不得双飞去。春水绿西池。

重期相见时。长怜心共语。梦里池边路。

相见不如新。花应解笑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政和丙申

娟娟明月如霜白。鳌山可是蓬山隔。恨不及春风。

行云处处同。暖香红雾里。一笑谁新喜。

知得远愁无。春衫有泪珠。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朝中措.王景源使君生日坐上偶作

满城腊雪净无埃。触处是花开。

天上琼林珠树,谁知夜半移来。

黄堂荐寿,请君著意,和气潜回。

化作一江春酒,都将注入尊罍。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满江红.奉酬曾端伯使君,兼简赵若虚监郡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

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

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

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尊前事,尘中去。

拈花问,无人语。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

试举似虎头城太守,想应会得玄玄处。

老我来、懒更作渊明,闲情赋。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