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自寿联

年方弱冠便登科,有何难哉,亦是逢场作戏;

寿寓百龄重宴尔,自云幸矣,便教舞彩为欢。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以冯成修先生的自寿联为载体,巧妙地将个人的年龄与生活态度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首句“年方弱冠便登科”,描述了冯先生年轻时即取得功名,暗含着对过往岁月成就的回顾与自豪。弱冠,古代指男子二十岁,此处用以形容冯先生在青年时期就已功成名就,颇有少年得志之感。然而,“有何难哉”一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这种成就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对于他而言,这并非难以企及的目标,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接下来的“亦是逢场作戏”,进一步揭示了冯先生对待功名的态度——他将其视为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阶段,而非生命全部的意义所在。通过这一比喻,冯先生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成功与荣誉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非决定性的因素。

后两句“寿寓百龄重宴尔,自云幸矣”转向对长寿的庆祝。冯先生以“百龄”自许,表示自己有幸能够活到高寿,并且在这样的年纪还能享受人生的乐趣,这是对长寿的珍惜与感恩。而“重宴尔”则暗示了他可能经历过某种仪式或庆典,再次庆祝自己的生日或重要时刻,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便教舞彩为欢”一句,以舞蹈和色彩象征欢乐与喜悦,表达了冯先生希望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度过晚年,享受生活的每一刻。通过这一句,冯先生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即使在高龄之时,也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冯成修先生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更体现了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以及对长寿的珍惜与感恩之情。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冯先生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曲对生命意义的深情赞歌。

收录诗词(2)

冯成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妻联

廿四载坎坷如故,愧我名迟利钝,百事总觉无成,纵伉俪情深,此日都为怨偶;

十七年冤债已偿,念卿恩绝义存,一死永消夙恨,倘灵魂知悔,他生再订良缘。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此邦为公家忠勋再造之区,二十年使节重凋,那堪禗叶传芳,星陨卿阶先隐耀;

历官皆师门高厚裁成所赐,念余日眉梨未炙,讵料输场受代,风摧梁木遽兴悲。

形式: 对联

挽彭玉麟联

伟业翊中兴,看荡寇棘丛,画像书勋隆异数;

颓龄稽仗节,怅停舟瓜步,临风剧泣话离情。

形式: 对联

挽左宗棠联

谢傅东土正思归,起外无期,四海苍生增感恸;

武侯南征曾奉诏,成功未竟,一腔遗恨郁忠忱。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