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大忠祠(其四)

千载英雄馀恨在,怒涛惊浪日摏撞。

有天肯与仇同戴,无面能看主再降。

烈士深悲甘蹈海,中原不复竟如江。

君王莫罪风波恶,应是憸人解覆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怒涛惊浪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波折与动荡,同时也隐喻了英雄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抗争的精神。诗中提到“有天肯与仇同戴”,表达了对正义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背叛者的谴责。接着,“烈士深悲甘蹈海”一句,展现了为理想和正义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最后,“君王莫罪风波恶,应是憸人解覆邦”则提醒统治者要警惕小人的阴谋,避免国家因内部腐败而衰败。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颂扬,也是对后世君王及执政者的警示,强调了忠诚、正义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诗中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追和倪元镇先生江南春

象床凝寒照蓝笋,碧幌兰温瑶鸭静。

东风吹梦晓无踪,起来自觅惊鸿影。

彤帘霏霏宿馀冷,日出莺花春万井。

莫怪啼痕栖素巾,明朝红嫣鏖作尘。

春日迟迟春波急,晓红啼春香雾湿。

青华一失不再及,飞丝萦空眼花碧。

楼前柳色迷城邑,柳外东风马嘶立。

水中荇带牵柔萍,人生多情亦多营。

形式: 古风

雪后

寒日晶晶晓溜声,中庭快雪一宵晴。

墙西老树太骨立,窗里幽人殊眼明。

想见渔蓑无限好,怪来诗思不胜清。

江南残腊相将尽,会看门前春水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与邢丽文登葑门城楼

天风异制木蛇空,雉堞差差夕照中。

百里山川形胜旧,万家烟火岁年丰。

迤南茂苑迷陈迹,直北荒原识故宫。

会取千年兴废理,与君极目送飞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夜坐闻雨有怀子畏次韵奉简

皋桥南畔唐居士,一榻秋风拥病眠。

用世已销横槊气,谋身未办买山钱。

镜中顾影鸾空舞,枥下长鸣骥自怜。

正是忆君无奈冷,萧然寒雨落窗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