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香江登高

正岛帆寒,窗檠短、憔悴天涯羁客。

亭皋凋木叶,怕东篱秋瘦,照人无色。

泛绿萸尊,蹴红绳屐,芳草还堪眠藉。

迷离西崦路,算斜阳虽好,乱云重幂。

况催近黄昏,霎时风雨,满城沈寂。中原劳目极。

星星火、一望平原赤。

况又是、齐乌争幕,辽鹤迷归翅。低垂空留残翮。

那怪高飞雁,烟水阔、远怀沙碛。奈圆月,非今夕。

苍霭环合,山下归途如漆。迟明问谁耐得。

形式: 词牌: 大酺

鉴赏

这首《大酺·香江登高》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正岛帆寒”便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接着,“窗檠短、憔悴天涯羁客”,通过描写简陋的居所和疲惫的旅人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漂泊之苦。

“亭皋凋木叶,怕东篱秋瘦,照人无色。”这一句通过秋天落叶的景象,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哀愁与萧瑟感。诗人似乎在害怕秋天的瘦弱与凋零,映射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泛绿萸尊,蹴红绳屐,芳草还堪眠藉。”这里以绿酒、红鞋、芳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画面,但随后的“迷离西崦路,算斜阳虽好,乱云重幂”又将画面拉回现实,斜阳虽美,却被乱云遮蔽,象征着美好事物背后的无奈与局限。

“中原劳目极。星星火、一望平原赤。”这两句描绘了辽阔的中原大地,火光点点,一片赤红,既展现了壮丽的景观,也暗含了战争或灾难的隐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况又是、齐乌争幕,辽鹤迷归翅。”这里以“齐乌争幕”、“辽鹤迷归翅”等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低垂空留残翮。那怪高飞雁,烟水阔、远怀沙碛。”诗人借雁南飞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同时也感叹于自己无法自由飞翔,被束缚在现实的困境之中。

最后,“奈圆月,非今夕。苍霭环合,山下归途如漆。迟明问谁耐得。”诗人面对圆月,却只能感叹并非今夕,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而“山下归途如漆”则形象地描绘了归途的艰难与黑暗,预示着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州慢.新雁

万籁齐喑,寒碧一灯,人醒高阁。

云端缥缈边声,偶被朔风吹落。

传来消息,惹起种种新愁,人民休问辽东鹤。

赢得入关情,受征夫珍托。遥度。

连台烽火,裂地冰霜,爪痕难著。

遑计榆边,万里汉家城郭。

重衾梦恋,任汝叫遍南楼,回书情谊闺人薄。

唱入破家山,正柳边风恶。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后庭宴.题崔白月高斋行钵图

老我毡青,磨人墨黑。映来衰鬓无情白。

打包行脚倚朱门,饥驱聊乞泉明食。

主人有意听歌,爱汝歌声金石。

先生酒食,算异残羹炙。莫道砚田安,来年非暖席。

形式: 词牌: 后庭宴

石州慢.夏吷老以词集见贻,并索题其填词图,依韵代柬

如此江山,人世几逢,风月清白。

况教天赋多材,杯里光阴能惜。

红桑看老,钓竿归拂珊瑚,鸿冥烟水迷踪迹。

剑吷起龙吟,动寒芒星织。幽寂。

生涯何似,画笔丹香,书声金石。

眉阁晨昏,相对裁红锤碧。

霜歌缥缈,飞来千里关山,阳春入弄梅花笛。

梁月正俳佪,有羁人相忆。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天香.自题抱香室填词图

毛谢飙扶,肠凭酒涤,蹉跎身世如此。

汐社随沤,吴云泊雁,结习未忘语绮。

西窗嚼韵,惊梦里、睡夜龙起。

孤悄吟灯支影,寂寞添香纤指。词仙御风万里。

马塍花、落残红紫。指点翠微高处,自今休矣。

抱得含香足未。图不出、危弦变声徵。

漫道丹青,痕痕是泪。

形式: 词牌: 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