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蓼丛疏淡老相宜,移傍清流曲岸西。
红穗已沾巫峡雨,绿痕犹带锦江泥。
吟狂不觉惊幽鹭,立困翻疑在旧溪。
官满便应离此去,可怜心绪更难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蓼花的深厚情感,通过蓼花之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不舍。
"蓼丛疏淡老相宜"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蓼花随风摇曳、疏散而成熟的自然景象,同时暗示诗人对这种恬静生活的喜爱与适应。"移傍清流曲岸西"则表明诗人将自己的居所迁移到了一处清澈河流旁边的弯曲堤岸上,这里环境幽雅,充满诗意。
"红穗已沾巫峡雨,绿痕犹带锦江泥"两句,则描绘出蓼花在雨水和泥土中的形态变化。红色的蓼花穗子沾上了巫峡的细雨,而绿色的叶片上还留着锦江的泥土,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蓼花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增添了一份野趣和生命力。
"吟狂不觉惊幽鹭,立困翻疑在旧溪"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此景中吟咏诗歌时那种忘我的境界,即便是惊起了隐居的鹭鸟,也不自知其狂放之意。同时,诗人在旧溪边徘徊不定,心中的困惑和疑虑也随着溪水而流淌。
"官满便应离此去,可怜心绪更难齐"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官职期满,即将离开这片美好之地,而心中的牵挂和不舍,却如同乱麻一般,难以理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蓼花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离开时的心境复杂。语言朴实而不失优美,情感真挚而又充满哲理,是一首值得细读和品味的佳作。
不详
英贤去世世同悲,管葛才能更比谁。
心尽西山离隐后,名喧深殿受恩时。
谋猷不枉称人杰,精审真堪作吏师。
谩就高原向东哭,路长天远岂能知。
句好如天设,看来字字精。
功夫能到此,心意可知清。
已得风雅正,任从时士轻。
何当较才用,期与二南并。
月华潇洒始徘徊,时起平津雅宴开。
照座玉山皆俊彩,惊人绮句尽仙才。
秋风未泛鸱夷楫,浮世皆登郢隗台。
的被邻翁深鄙诮,尚迷繁盛不归来。
共怜洁白本天姿,纵在泥尘性不卑。
况是稻粱厌足日,好寻烟月却归时。
迹参诗雅何年尽,名系仙经四海知。
应到昆丘指来历,曾陪鸳鹭浴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