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蓼花

蓼丛疏淡老相宜,移傍清流曲岸西。

红穗已沾巫峡雨,绿痕犹带锦江泥。

吟狂不觉惊幽鹭,立困翻疑在旧溪。

官满便应离此去,可怜心绪更难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稀疏的蓼草在岁月中显得宁静,被移到清澈溪流边的曲折岸边。
红色的穗子沾染了巫峡的雨露,绿色的痕迹还留有锦江的泥土气息。
我沉迷于吟诗,竟未察觉惊动了静静的白鹭,站立困倦时还以为仍在故乡的小溪旁。
任期结束,我将离开这里,心中感慨万千,情绪难以平复。

注释

蓼丛:稀疏的蓼草。
疏淡:稀疏而宁静。
老相宜:适合岁月静好。
清流:清澈的溪流。
曲岸西:弯曲的岸边向西。
红穗:红色的穗子。
巫峡雨:巫峡的雨露。
绿痕:绿色的痕迹。
锦江泥:锦江的泥土。
吟狂:沉迷于吟诗。
幽鹭:静静的白鹭。
立困:站立困倦。
旧溪:故乡的小溪。
官满:任期结束。
可怜:令人感慨。
心绪:心情。
难齐:难以平静。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蓼花的深厚情感,通过蓼花之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不舍。

"蓼丛疏淡老相宜"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蓼花随风摇曳、疏散而成熟的自然景象,同时暗示诗人对这种恬静生活的喜爱与适应。"移傍清流曲岸西"则表明诗人将自己的居所迁移到了一处清澈河流旁边的弯曲堤岸上,这里环境幽雅,充满诗意。

"红穗已沾巫峡雨,绿痕犹带锦江泥"两句,则描绘出蓼花在雨水和泥土中的形态变化。红色的蓼花穗子沾上了巫峡的细雨,而绿色的叶片上还留着锦江的泥土,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蓼花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增添了一份野趣和生命力。

"吟狂不觉惊幽鹭,立困翻疑在旧溪"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此景中吟咏诗歌时那种忘我的境界,即便是惊起了隐居的鹭鸟,也不自知其狂放之意。同时,诗人在旧溪边徘徊不定,心中的困惑和疑虑也随着溪水而流淌。

"官满便应离此去,可怜心绪更难齐"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官职期满,即将离开这片美好之地,而心中的牵挂和不舍,却如同乱麻一般,难以理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蓼花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离开时的心境复杂。语言朴实而不失优美,情感真挚而又充满哲理,是一首值得细读和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56)

张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蜀中伤陈恕左丞

英贤去世世同悲,管葛才能更比谁。

心尽西山离隐后,名喧深殿受恩时。

谋猷不枉称人杰,精审真堪作吏师。

谩就高原向东哭,路长天远岂能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宗人殿院见示诗集

句好如天设,看来字字精。

功夫能到此,心意可知清。

已得风雅正,任从时士轻。

何当较才用,期与二南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阙下元夕令领寄大有

月华潇洒始徘徊,时起平津雅宴开。

照座玉山皆俊彩,惊人绮句尽仙才。

秋风未泛鸱夷楫,浮世皆登郢隗台。

的被邻翁深鄙诮,尚迷繁盛不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共怜洁白本天姿,纵在泥尘性不卑。

况是稻粱厌足日,好寻烟月却归时。

迹参诗雅何年尽,名系仙经四海知。

应到昆丘指来历,曾陪鸳鹭浴华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