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

溽暑郁不开,矗矗云万叠。

长风卷地来,冻雨不濡叶。

虽无润物功,凉泠得所惬。

须臾号怒息,清月照壁颊。

小冠簪短发,衣裾轻猎猎。

攲倾依曲几,暂尔苏疲苶。

坐久不思眠,草间微露浥。

形式: 古风

翻译

湿热的暑气难以消散,层层叠叠的云朵堆积。
强风吹过大地,带来的是冰冷的雨滴,却并未打湿树叶。
虽然没有滋润万物的能力,但凉爽的空气让人感到舒适。
片刻间,风雨的怒吼平息,明亮的清月照亮了墙壁和脸颊。
我头戴小冠,头发稀疏,衣襟随风轻轻飘动。
我斜倚在弯曲的小几上,暂时从疲惫中恢复过来。
坐久了也不觉得困倦,草地上的露水微微湿润。

注释

溽暑:湿热的暑气。
矗矗:形容云层堆积的样子。
冻雨:寒冷的雨滴。
凉泠:清凉之意。
须臾:片刻,一会儿。
清月:明亮的月亮。
小冠:小帽子。
衣裾:衣服的下摆。
攲倾:倾斜,歪斜。
苏疲苶:恢复精神,疲倦。
浥:湿润,沾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夜晚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清凉舒适的情感体验。

"溽暑郁不开,矗矗云万叠。" 这两句描述了夏季特有的闷热天气和密布的云层,但这些并未阻碍诗人对夜晚的享受。

"长风卷地来,冻雨不濡叶。" 长风带来了凉意,而即将到来的雨水却没有打湿树叶,这是诗人感受到凉爽但又不过度的细致观察。

"虽无润物功,凉泠得所惬。" 这里表明虽然夜晚的风和雨未能滋润大地,但它们已经使诗人感到了一种清凉自在的情绪满足。

"须臾号怒息,清月照壁颊。" 诗人短暂地感受到了夏夜可能出现的雷声,然后是清澈的月光洒在墙壁和脸颊上,这两句交替表现了自然界的动静之美。

"小冠簪短发,衣裾轻猎猎。" 这里描绘了诗人夏夜的着装,简洁而不失优雅,反映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攲倾依曲几,暂尔苏疲苶。" 诗人依靠着弯曲的桌案,只是暂时地缓解了身体的疲惫,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

"坐久不思眠,草间微露浥。" 即使长时间坐在户外,也不想入睡,因为诗人沉醉于夜晚的清凉和自然之美,即便是草丛中的细微露水也不愿错过。

整首诗通过对夏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酷热之后寻求到的清凉与宁静,以及他对自然美感受的深切体验。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席上赋得榛

微物生山泽,萧条荆棘邻。

何人掇秋实,此日待嘉宾。

虽无木桃赠,投此寄情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悯狱谣

五刑象天有震耀,上圣本以防奸邪。

法官由来少和泰,皋陶之面如削瓜。

况于秦汉任酷吏,死人籍籍如乱麻。

捶楚之求靡不得,小者勍刖大灭家。

君不见古时牢狱地,几多冤骨埋黄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晋康陈生家世以孝悌闻有异木连理生其庭郡欲旌表其门不果王禹玉为之求诗于朝之士大夫以纪之

灵珠蟠泥沙,积水不能掩。

贤人畜美德,久矣自标检。

陈生世同财,百口共丰俭。

远居岭海间,天质非陶染。

邦人慕其行,斗辨日衰减。

祥木并殊柯,童童植轩槛。

或欲揭其门,令人识仪范。

愚公私不然,外奖由内歉。

已能孝悌著,默致神灵感。

何必赐牛酒,然后明褒贬。

况兹诗咏末,琐琐事铅椠。

才薄不敢辞,适能为污点。

形式: 古风

晓景亭

帘栊分晓色,远树子规啼。

浓露侵衣冷,晴烟压水低。

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

衙吏无烦报,河洲鹭正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