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舟中

雪随微雨下,江上最寒时。

路共边鸿远,愁先碧草滋。

浔阳多落木,湖口有鸬鹚。

不见楚渔父,芦中日又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彭泽江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情感。

首句“雪随微雨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景象,雪花在细雨中缓缓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江上最寒时”点明了季节与地点,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环境特点。

“路共边鸿远,愁先碧草滋”两句,通过“边鸿”(远处的飞鸟)和“碧草”(青绿的草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辽阔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这里的“愁”字,既是对外在景物的感受,也是对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

“浔阳多落木,湖口有鸬鹚”两句,继续扩展画面,浔阳之地,落叶满地,湖口处,鸬鹚飞翔,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不见楚渔父,芦中日又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楚渔父,可能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或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而“芦中日又移”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与哲学思考,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生命、时间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洞庭曲

洞庭秋叶落,不忍吊湘君。

锦瑟沉寒月,鸾旌隐暮云。

风萝山鬼带,石竹女巫裙。

欲就重华问,涔阳又夕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吊陈宫

三阁风流地,春来碧草浓。

可怜灵谷寺,犹有景阳钟。

铁锁沉江尽,雕戈绕殿重。

君王曾有计,深井抱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长干寺作

烟雨南朝寺,青春过病中。

孤生太山竹,半死峄阳桐。

作赋惟哀郢,寻仙未至嵩。

愁心将海月,只在草堂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扬州

往日江南北,鸿沟此地分。

通侯虚作镇,上相但悬军。

萤苑青春柳,雷塘薄暮云。

玉钩斜畔望,芳草是罗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