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创作,名为《和罗仲素寄子静长篇》。诗中描绘了龟山绝壑中生长的豫章树,其秀干高耸入云,象征着坚韧与成长。十年间,树木虽遭受损失,但依然有太白星般的光芒照耀。诗人提到自己在镡溪宴坐时,有幸见识到这棵树的锋芒,并从中汲取了知识,扫除了对杨朱、墨子、韩非等人的误解。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面对新的挑战,诗人感到自己的知识边界似乎被侵蚀。他比喻自己如同藏剑于室,矢在房中,却无法应对日益扩大的问题领域。诗中提到的“黄面”可能象征着新的思想或挑战,而“剑藏于室矢在房”则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人渴望跟随这位智者学习,但最终未能实现,感叹于自己未能达到对方的高度。他批评了后世对古代文化的轻视,认为不应仅仅停留在汉唐时期,而应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同探索未画出的羲皇时代。诗中也提到了对桀骜不驯者的批评,认为他们并非真正的忠臣,无需给予援助。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希望他能像飞黄一样自由驰骋,不受束缚。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能够超越常规,成为卓越之士的期待。诗中的“四蹄雷雹方腾骧,肯如驽马徒争强”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有能力超越平凡,追求卓越,而不愿像普通马匹那样徒增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