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作

索索阶前络纬鸣,萧萧林屋变秋声。

篱花著雨忽群堕,山月破云时一明。

岁歉谁怜诗兴减,愁多每觉道心生。

病妻未肯忘辛苦,镫下寒衣早制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镠的《秋夜作》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凄凉。首句“索索阶前络纬鸣”,以络纬(纺织娘)的鸣叫声渲染出秋夜的寂静,络纬的细微声音在静夜里显得尤为清晰。接着,“萧萧林屋变秋声”进一步描绘了秋风穿过树林,带来瑟瑟的落叶声,增添了季节的转换感。

“篱花著雨忽群堕”写的是秋雨打湿了篱笆边的花朵,它们纷纷凋零,画面凄美。而“山月破云时一明”则通过月亮穿透云层的瞬间明亮,象征着希望和孤独,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起伏。

“岁歉谁怜诗兴减”表达了诗人因生活的艰辛,诗情画意的创作受到抑制,流露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接下来,“愁多每觉道心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使得他更加向往超脱尘世的清净心境。

最后两句“病妻未肯忘辛苦,镫下寒衣早制成”,诗人关心地想到病弱的妻子还在为他辛勤操劳,赶制寒衣,这既体现了夫妻间的深情,也反映出诗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生活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秋夜景象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苦时的坚韧与温情。

收录诗词(5)

张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乾那郡斋书壁

万里怀归未可期,风沙满眼动人悲。

蛮儿但讶羊多角,羌女不知蚕作丝。

天尽河山寒有色,地荒禾黍种无时。

飘零绝塞谁相问,击剑长歌慷慨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海喇都老妇

载周花甲后,又过上鬟时。

未阅沧桑变,翻嫌日月迟。

貌真成古佛,心转似婴儿。

毕竟娲皇世,如松寿可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居庸关书所见

风悲日淡奏金笳,毳幕临关四五家。

春色忽从天外至,跨驼边女帽簪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辽阳道中

连山鼓角靖秋氛,北望幽并路此分。

丁令何年归华表,乌桓从古泣荒坟。

衣沾鸭绿江边雨,马踏桃花岛上云。

衰草丛祠残照里,更无人拜李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