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回应,名为《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二)》。赵秉文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年老、身体衰弱以及官场生活的反思。
首句“忆昔告归老”,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决定退休归隐的情景,那时正值老年,正符合古人“耆指时”的概念,即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纪。接下来,“眼昏头半白”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状态,头发已半白,视力也逐渐模糊,这不仅是自然衰老的象征,也是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与疲惫的体现。
“誓将从此辞”表明诗人决心离开官场,不再为官。然而,“几年不得谢,因循到今兹”则透露出诗人实际上并未能如愿以偿,而是因为各种原因拖延至今。这种拖延,或许是因为对官位的不舍,或许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
“耳聩左目盲”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体的衰弱,不仅视力减退,听力也受到影响。“决去吾何疑”表达出诗人对离开的决心,即使身体状况不佳,也无须犹豫。
“君恩虽云重,窃禄良自欺”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感激君主的恩赐,但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自己继续担任官职是在欺骗自己,因为他的身体条件已经无法胜任。
最后,“乘流且复逝,遇坎将安之”表达了诗人随波逐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他选择顺其自然,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官场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