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描绘了禅者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首句“坐卧经行总是禅”点明了禅者无论在何种状态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将生活视为修行的一部分。接着,“身閒不出寺门前”则强调了禅者内心的自由与宁静,并非依赖于外在环境的约束。
“诸般放下原无累”表达了禅者对世间物欲的超脱,认为放下一切杂念与执着,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解脱。“一念空来未有缘”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中的“空”与“缘”的概念,即通过内心的净化达到一种超越世俗因果关系的状态。
“天上恩波深似海,梦中尘业散如烟”运用比喻手法,将天上的恩泽比作深海,象征着宇宙间深厚的慈爱与关怀;而梦中的尘世业力则如同烟雾般轻盈散去,寓意着禅者通过修行,能够摆脱世俗烦恼,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最后,“白头归向京城老,荒却槎峰种芋田”描绘了一位老禅者的晚年生活,他选择回归自然,远离尘嚣,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体现了禅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禅者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内心平静、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