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战哭多新鬼,江山云雾昏。
馀生如过鸟,故里但空村。
蜂虿终怀毒,狐狸不足论。
销魂避锋镝,作客信乾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哀愁。首句“战哭多新鬼,江山云雾昏”渲染出一种战争后的凄凉景象,山河笼罩在阴霾之中,仿佛连自然都失去了生机,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破坏。接着,“馀生如过鸟,故里但空村”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将自己比作匆匆过客,故乡已成空村,流露出一种无家可归的孤独感。
后两句“蜂虿终怀毒,狐狸不足论”运用比喻手法,将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比作毒蜂和狡猾的狐狸,表达了对社会上某些人的不满和警惕。最后,“销魂避锋镝,作客信乾坤”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即使身处险境,也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相信世界的广阔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不详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遭乱发尽白,凭轩涕泗流。
望乡应未已,疾恶信如雠。
岁月亦已久,干戈不肯休。何时减豺虎?
高枕对南楼。
开扉对东皋,逸兴觉偏豪。
积雨苔痕合,残阳树影高。
独醒无酒债,多病为诗劳。
学得安贫法,悠然读楚骚。
閒看浮云白,临风清且凉。
烟林含紫翠,霜菊閒青黄。
远浦沈孤鹜,荒郊宿野航。
心空随地静,木石自相忘。
竟夕相欢无俗宾,悲歌弹剑壮青鳞。
一篷夜雨家山梦,千里春风淮海身。
缆解河桥杨柳密,酒沽村店杏花新。
此行早献安南策,露布争传夺虎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