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陵道中

理枻风雨伺,一榻百愁寄。

行役苦留连,坚忍独嘘泪。

乱去十余年,生聚尚童稚。

修垣成芜丛,稻畦变邮置。

况乃海东头,官盐属有司。

煮盐烧烟青,蝇利翅可聚。

三岁潮不至,倏来何赑屃。

直捣范公堤,还卤不毛地。

河鱼等烹鲜,田蟹亦骨醉。

筑堡备潮汐,古人劳远意。

大蛇趋其颠,昂颅待人饲。

临窟气欲腥,攀崖指已坠。

死水与死蛇,梃刃理勿二。

天地莽嗟吁,鬼神纷憔悴。

上河颇有秋,翼翼禾垂穗。

淫淫冻雨缠,秋阳何时晒。

昔称全盛日,东南反者濞。

隋屠玄感后,攻战互终始。

繁华不在野,灾异恒满志。

荒疫踵干戈,谅复关人事。

把酒问苍冥,涕泗忽淹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杜漺的《宜陵道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感慨。首句“理枻风雨伺”写出行者在风雨中艰难地料理船只,寓含了旅途的困苦。接下来,“一榻百愁寄”表达了满腹愁绪寄托于简陋床榻之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行役苦留连,坚忍独嘘泪”进一步刻画了行者的坚韧与孤独,泪水无声地滑落。诗人回忆过去动荡岁月,“乱去十余年,生聚尚童稚”,感叹人民生活困苦,家园荒芜。“修垣成芜丛,稻畦变邮置”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况乃海东头,官盐属有司”揭示了官府对民生的控制,盐业成为敛财手段。“煮盐烧烟青,蝇利翅可聚”讽刺了贪婪之徒因小利而聚集。“三岁潮不至,倏来何赑屃”描述了潮汐的异常,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动荡。

诗人借潮汐带来的灾难,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河鱼等烹鲜,田蟹亦骨醉”描绘了生活的艰难。他感慨古人筑堡防潮的辛劳,而今蛇类也成了威胁。“天地莽嗟吁,鬼神纷憔悴”展现了天地间的哀叹和鬼神的疲惫。

最后,“上河颇有秋,翼翼禾垂穗”描绘了一丝希望,秋天的到来预示着丰收,然而“淫淫冻雨缠,秋阳何时晒”又暗示了严冬的困扰。诗人反思历史,“昔称全盛日,东南反者濞”,指出盛世之下也有叛乱。“隋屠玄感后,攻战互终始”提及隋朝的动乱,暗示战乱与人事变迁紧密相连。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旅途见闻,揭示了战乱、民生疾苦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和深刻的历史思考。

收录诗词(6)

杜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天童寺道经育王岭观舍利

古寺饶长烟,隔岭见莽苍。

舍利传阿育,西晋迹乃昉。

人言一尺塔,光明弥百丈。

宝峰聚楞伽,空谷走魍魉。

利宾与大权,俨立森供养。

溪水皆西流,汤汤绝尘坱。

天童似儿孙,群峰作儿襁。

松杉如此屋,更出群峰上。

天荒破义兴,密公更雄长。

妙音胡寂然,使我失瞻仰。

风雨宿山房,夜闻钟磬响。

忽洗百年愁,琉璃见精爽。

皎月悬一轮,林杪寄真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阅瓜洲城登大观楼望京口

大观楼外俯嶕峣,江静鱼龙昼寂寥。

北固钟声寒出寺,南徐草色绿随潮。

天临平渚疑虚敞,人倚危栏欲动摇。

叹息伊娄河上柳,六朝烟雨至今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庚子季秋赠别顾宁人社兄之会稽

都门曾诺共之官,恰比前人解后欢。

燕颔数奇天壤少,虎头痴绝古今难。

布帆送客情何极,木榻留君计尚宽。

一柬间关传小宋,禹陵消息去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平山怀古

隋宫旧址尽荒凉,一代繁华怨夕阳。

清夜彩春啼鸟寂,红颜黄土野原香。

星楼涵日浮空碧,御道连烟入望长。

多少兴亡成底事,年年青草满雷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