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送葛双石兵宪转江西大参》。诗中描绘了送别官员前往江西的情景,既有对旅途遥远的感慨,也有对即将赴任官员功业的期许,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首联“旌旗遥指豫章城,楚水吴山几日程”,以“遥指”、“几日程”描绘出送别场景的辽阔与时间的漫长,同时点明目的地豫章城(即今南昌),暗示旅程的艰辛与期待。
颔联“塞上勋名堪勒石,客中离别若为情”,表达了对即将赴任官员的期望与祝福。塞上勋名意味着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可刻石永志;而客中离别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之情,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的担忧。
颈联“路经匡阜双螺碧,舟入浔阳一镜平”,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意境。匡阜(庐山)的碧绿与浔阳(九江)的平静,既是自然美景的写照,也寓意着官员即将面对的新环境和新挑战。
尾联“见说东南民力尽,应将抚字慰苍生”,揭示了诗人对官员赴任后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的期待。在东南地区,人民可能因各种原因承受重负,官员的到来应能带来抚慰与改善,体现了一种责任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