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其一)

滂沱老泪洒空林,谁和沧浪诉郁森?

总向沉灰论早晚,空于墨穴算晴阴。

皇天那有重开眼,上帝初无悔乱心。

何限朔南新旧鬼,九疑山下哭霜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后秋兴八首》之一,通过描绘自然界的风雨与内心的悲痛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滂沱老泪洒空林”,以“滂沱”形容雨势之大,同时暗喻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如同大雨倾盆,将满腔愁绪倾泻在空旷的森林之中。接着,“谁和沧浪诉郁森?”一句,借问沧浪之水,表达了诗人欲诉无人听的孤独与压抑感,仿佛连自然界都难以理解他内心的沉重。

“总向沉灰论早晚,空于墨穴算晴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沉灰象征着死亡与过往,诗人似乎在与时间赛跑,思考生命的早晚;墨穴则暗示着文字与记录,诗人试图通过文字来解读或预测未来的变化。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皇天那有重开眼,上帝初无悔乱心。”这两句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上天公正性的质疑。诗人认为,苍天与上帝无法重新审视或改变既定的命运,这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命运不可逆转的深刻感慨。

最后,“何限朔南新旧鬼,九疑山下哭霜砧。”这一句将目光转向历史与死亡,暗示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哀思。朔南新旧鬼代表了历史中的亡灵,九疑山下哭霜砧则可能是指悼念逝去亲人的场景,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凉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命运不公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历史、生死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其二)

焦中昏黑豆田斜,犹望殷忧启帝华。

句町路穷难渡马,蜻蛉川断不通槎。

关山月暗三年笛,草木风腥四面笳。

庭际石榴红绽血,可怜犹是日南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其三)

凌晨野哭抵斜晖,雨怨云愁老泪微。

有地只因闻浪吼,无天那得见霜飞。

廿年薪胆心犹在,三局楸枰算已违。

完卵破巢何限恨,衔泥梁燕正争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其四)

百神犹护帝台棋,败局真成万古悲。

身许沙场横草日,梦趋行殿执鞭时。

忍看末运三辰促,苦恨孤臣一死迟。

惆怅杜鹃非越鸟,南枝无复旧君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其五)

橘中何地有商山?只影孤拳盖载间。

十日焚天人少种,九幽持地鬼为关。

诘盘周诰封京观,雕琢淮碑颂伯颜。

叹息申胥重趼后,报吴异策尚班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