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的雄伟景象以及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西山一何高"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势之峻峭,"草树郁樽樽"则通过密集的草木烘托出山林的生机盎然。诗人想象仙灵居住于此,暗示着神秘而古老的气息,"尚有秦遗民"进一步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人想要攀登那象征仙界的"丹梯",伸手触摸青天,展现出对超越尘世的理想追求。然而,"天高迥无极,欲上嗟无因"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表达了诗人对登天无望的感叹。最后两句"令天若可上,世上那有人"以反问的形式强化了这种无力感,寓意即使天可触及,人间也难以有人达到那样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局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