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罗初换裌衣新,除却垂杨不是春。
昨日街头骑马过,眼明犹见卖花人。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开篇“香罗初换裌衣新”一句,设定了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其中“香罗”指的是一种轻薄而有香气的丝绸布料,“初换”表明季节的更迭和衣物的更新,这里通过“裌衣”的描写,不仅传递出春日新鲜、舒适的感觉,也映射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细节的关注。
接下来的“除却垂杨不是春”则是将春天特有的景象——垂柳与其他季节进行对比,强调了垂柳是春天独有的标志。这里的“垂杨”指的是垂挂的柳枝,它在春风中轻柔摇曳,是春日景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物象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世界。
第三句“昨日街头骑马过”则是引入了动态的场景,诗人的视角由静态转为动态,从个人内心的感受扩展到了公共空间。这里的“我”亲身经历了街头的繁华与活力,“骑马过”展示了一种自由、优雅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眼明犹见卖花人”,则是通过对视觉细节的捕捉,传递出诗人对周围事物敏锐而深刻的观察。“眼明”表达了诗人的洞察力和感知力,“犹见”则意味着即便是在匆忙的街头驰骋中,也未能错过那些细小而美好的瞬间。而“卖花人”的形象,既是春日景致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侧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美景和市井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种生机与活力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细节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知能力。
不详
青山渺渺水迢迢,王气千年久未消。
独客重来睹风景,江头犹有女吹箫。
观殿今年七十八,往时同饭此斋前。
梁金华石依然在,屈指重来十五年。
十里城壕尽是花,覆舟山下几人家。
日长知道游车倦,自汲新泉唤饮茶。
花案妆来日日新,金陵犹有许多春。
若为造物回芳意,尽结嘉禾活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