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云树高低迷古墟",诗人以云雾缭绕的树木和错落有致的古老废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历史沉淀与自然交融的氛围。"问津何处觅长沮",诗人借用了《论语》中孔子向长沮询问渡口的故事,表达对隐逸之人的追寻,流露出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
"渔郎行入深林处",渔夫的形象出现在这片僻静的森林中,增添了几分田园诗意。他深入林中,暗示着诗人也在寻找某种内心的宁静或哲理。最后,"轻叩柴扉问起居",渔夫轻轻敲打简陋的木门,询问居住者的生活状况,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关心,也可能是诗人自我内心世界的投射,期待与知音交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传统隐逸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或理想中的生活方式的渴望。苏曼殊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这首《迟友》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