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瞻赋游惠山三首(其一)

辍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

圆顶相邀迓,旃檀燎深堂。

层峦淡如洗,杰阁森欲翔。

林芳含雨滋,岫日隔林光。

涓涓续清溜,靡靡传幽香。

俯仰佳览眺,悠哉身世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停下船桨深入幽静探索,竹篮小车驶入青翠山色。
圆顶寺迎接我们,檀香缭绕在深邃的大堂。
层层山峦如洗般清新,高耸楼阁仿佛要展翅飞翔。
林间花木饱含雨水滋润,山峰上的阳光穿过树林洒下光芒。
溪水潺潺,清流不断,香气弥漫在幽静中。
抬头欣赏美景,低头品味人生,忘却了自身的忧虑。

注释

辍棹:停止划船。
幽讨:幽深探索。
篮舆:竹篮小车。
青苍:青翠的山色。
圆顶:寺庙的圆形屋顶。
迓:迎接。
旃檀:檀香。
燎:燃烧。
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峦。
淡如洗:清新如洗。
杰阁:高大楼阁。
森欲翔:仿佛要飞翔。
林芳:林间的芳香。
含雨滋:饱含雨水。
岫日:山峰上的阳光。
隔林光:穿过树林的光线。
涓涓:流水声。
清溜:清澈的溪流。
靡靡:微风的样子。
幽香:幽雅的香气。
俯仰:抬头低头。
佳览眺:美景眺望。
悠哉:悠闲自在。
身世忘:忘却尘世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秦观的《同子瞻赋游惠山三首(其一)》。诗人以轻便的篮舆深入青翠的山色之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辍棹纵幽讨"描绘了他放下舟楫,独自探寻幽深景色的场景。"圆顶相邀迓,旃檀燎深堂"则写出了寺庙的庄严与香烟缭绕,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来的诗句"层峦淡如洗,杰阁森欲翔"运用比喻,形容山峰如洗,高阁如鸟欲飞,展现了山势的峻峭和建筑的雄伟。"林芳含雨滋,岫日隔林光"通过描绘雨后湿润的林木和透过树叶的阳光,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

"涓涓续清溜,靡靡传幽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流水的潺潺声和清新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最后两句"俯仰佳览眺,悠哉身世忘"表达了诗人在此时此刻忘却尘世烦恼,尽情享受美景的悠然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惠山的秀美风光,以及诗人在此处的身心愉悦,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山水游记风格和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

太史抱孤韵,畅怀在登临。

别乘载邹枚,佳辰事幽寻。

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栊深。

清磬发疏箔,妙香横素襟。

复登窣堵波,环回瞩嵚崟。

双溪贯城郭,暝色带孤禽。

凉飙动爽籁,薄雨生微阴。

尘想澹清涟,牢愁洗芳斟。

挥箑订往古,援毫示来今。

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戏云龙山人二绝(其一)

芳草未应羞鹎鵊,潜鳞终是畏提壶。

蔡经背上痕犹在,更念麻姑指爪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雨带朝暾风又催,井泉枯竭未能回。

海扶山气行行去,鸭上枝阴脉脉哀。

湩扰羊群时亦斗,书随鱼贩日还来。

地穷不负人求给,船载松江水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早春题僧舍

东园紫梅初破蕾,北涧渌水方通流。

归去一春花月梦,定应多在此中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