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禺峡

趋命事北征,维舟峡之涘。

二禺束沧江,嶙峋照江水。

楼阁出层霄,朝晖锡金紫。

攀崖剔古碑,临壑撷芳芷。

岩欹树阴阴,瀑溅石齿齿。

忍殿飞何来,怒流奔如驶。

息趼苍雪崖,神祠在其趾。

俨望肃衣冠,言谒二帝子。

帝子胄遥遥,系出轩辕氏。

生居元恺前,亲见黄虞理。

吹律未闻韶,阮俞叶宫徵。

采真恣遐讨,遗荣如敝屣。

我独向金门,鼓枻聊复尔。

行年过半百,仕宦仍不止。

进岂愿竿头,讥或贻车耳。

啸洞恐猿惊,漱流疑涧耻。

试酌定心泉,泉水清不滓。

问心曾定否,面颊应有泚。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日缵在经过禺峡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句“趋命事北征,维舟峡之涘”点明了行程的目的地和到达的时间,诗人因公务北上,停舟于禺峡岸边。接着,“二禺束沧江,嶙峋照江水”描绘了禺峡两岸山石峭立,映照在江面上的景象,展现出峡谷的雄伟壮观。

“楼阁出层霄,朝晖锡金紫”则转向对峡谷中楼阁的描写,晨光中,楼阁仿佛披上了金色的霞光,显得格外辉煌。诗人继续前行,“攀崖剔古碑,临壑撷芳芷”,他攀登陡峭的山崖,寻找着古老的碑文,又在山谷中采摘着芬芳的草木,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岩欹树阴阴,瀑溅石齿齿”描绘了岩石倾斜,树木浓密,瀑布飞溅,石头被水珠打湿的生动画面。诗人又提到“忍殿飞何来,怒流奔如驶”,描述了飞鸟从忍殿飞来,急流奔腾的场景,充满了动态美。

“息趼苍雪崖,神祠在其趾”写出了诗人休息在苍雪崖下,神祠就在脚下的情景,暗示了他对神灵的敬畏之情。接下来,“俨望肃衣冠,言谒二帝子”表达了诗人恭敬地瞻仰并拜谒两位帝王的故事。

“帝子胄遥遥,系出轩辕氏”讲述了帝子的血统源自黄帝轩辕氏,体现了对古代帝王的尊崇。接着,“生居元恺前,亲见黄虞理”表明帝子在元恺之前出生,亲眼见证了黄帝和虞舜治理国家的时期。

“吹律未闻韶,阮俞叶宫徵”引用了古代音乐的典故,表达了帝子虽未亲自演奏《韶》乐,但其音乐才能却如同阮籍、俞伯牙般高超。最后,“采真恣遐讨,遗荣如敝屣”表明帝子追求真实自我,尽情探索世界,将荣誉视为身外之物,毫不在意。

诗人自述“我独向金门,鼓枻聊复尔”,表示自己虽然也像帝子一样追求真理,但只能在金门(可能指朝廷)旁观,无法真正实现理想。“行年过半百,仕宦仍不止”说明他已年过半百,仍然在官场上奔波。“进岂愿竿头,讥或贻车耳”表达了对官场的无奈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啸洞恐猿惊,漱流疑涧耻”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向往。

“试酌定心泉,泉水清不滓”意味着诗人尝试从内心深处汲取力量,保持心灵的纯净。“问心曾定否,面颊应有泚”最后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理想追求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入翰林言志

束发举明经,卓斝有遐志。

三献始见收,橐笔承明地。

坟典恣穷讨,曾靡簿书累。

况遘明盛时,芳轨俨然示。

运甓因惜阴,循墙恐或坠。

寂莫葆素心,沈冥晰真义。

雏雀宁高翔,乘风聊展翅。

章服亦云荣,组脩非其至。

三复先民言,毋令衾影愧。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咏史张良

才略自神授,报韩意何雄。

圮下著姱节,沙中靡完功。

汉业展群策,三杰勋孰隆。

辟谷厌薄禄,识卓藏良弓。

臣节矢靡他,主泽保令终。

出处谅有为,黄鹄翔曾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李泌

垂髫标奇颖,耻与尘俗侔。

羽飞有仙骨,荣名等浮沤。

九土忽披攘,布衣赞庙筹。

龛暴绩固殊,翼储谟何周。

长啸掷金绯,还我五湖舟。

出处谅有为,逸轨垂千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读张九龄千秋金鉴录有感

史以烛兴废,鉴以烛妍媸。

上臣轸国忧,献替多诤词。

张公古遗直,特立天宝时。

嵩呼聚郡僚,金镜展颂私。

公独手一编,正色陈箴规。

发牍觌今昔,理乱俨若斯。

五位郁英光,寿国万年期。

鉴辉倏埋尘,嘉谟垂来兹。

岂乏骨鲠言,芳轨良足师。

熙朝遘令节,载歌天保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