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晚渡

春风澹荡古东川,楝子花开绿满田。

百福暝钟空象外,九莲明月印溪前。

天清鹤语山头树,日暮人喧渡口船。

铁马嘶风烟水阔,衡门归去似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涪江晚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涪江边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春风澹荡古东川”,开篇即以春风拂面、江水悠悠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古老而宁静的东川画卷,为全诗奠定了悠远的基调。次句“楝子花开绿满田”,通过楝子花盛开、田野一片葱绿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乡村风光。

“百福暝钟空象外,九莲明月印溪前”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百福”、“九莲”等意象,以及“暝钟”、“明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钟声在空旷的环境中回响,明月倒映在溪流之上,静谧而神秘,仿佛引领着读者进入一个超然物外的世界。

“天清鹤语山头树,日暮人喧渡口船”则将视线从天空转向地面,描绘了鹤在山林间自由飞翔、人在渡口忙碌喧嚣的场景。鹤的高洁与人的世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不同面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最后,“铁马嘶风烟水阔,衡门归去似神仙!”以“铁马嘶风”描绘出一种壮丽而又孤独的行旅景象,与前文的宁静和谐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而“衡门归去似神仙”一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涪江晚渡》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88)

张鹏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鹤鸣夜月

闲上高峰望德阳,旗山涪水尽苍苍。

丹炉人远苔生径,野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渔村留月影,星回东壁映台光。

鹤鸣石洞何须问,独自吹箫下凤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梵云春晓

浪暖桃花照紫袍,春风两两送轻舠。

酒醒画栋珠帘卷,月满清溪夜笛高。

树尚栖鸾思往事,文余吐凤忆鸣皋。

雨香云淡无寻处,林下琴书雅自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云灵仙迹

定水闲心能爱静,由来无欲是仙家。

深山日丽催啼鸟,古洞风回聚落花。

岭上白云随鹤驾,人间弦管送年华。

题诗真宰归何处?绕石清泉映晚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旗山钟秀

万古乾坤正气留,钟贤毓秀许谁俦?

群山积翠当窗见,二水中分绕径流。

遂有祯祥开蕊榜,始知紫绶满皇州。

复忆大罗天上事,霓裳同咏凤池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