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的《自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任职多年,尤其是北方游历的经历的反思和感慨。首联“叨禄向六载,北游且三秋”概述了诗人任职六年,期间曾三次北上漫游的时间。接下来,“臬司谬所寄,官服当何酬”表达了对职位的谦虚态度,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匹配所担任的官职。
“朗朗日月行,滔滔江汉流”运用自然景象,比喻时光流逝和个人生涯的无常。“孰云倖所致,良以远见收”则揭示出诗人认识到自己的成就并非侥幸,而是源于长远的眼光和努力。在自我反省中,诗人承认“有腼吹竽滥,徒劳负山忧”,意为自己能力不足,担心辜负了责任。
“秉志誓金矢,持身期玉瓯”表达了坚定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行追求,希望能如金矢般坚定,如玉瓯般纯洁。然而,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奈何岁年迈,鬓雪忽已稠”,白发增多,暗示着年华老去。最后,“勉策疲钝资,悠哉企前脩”表达出诗人虽感疲惫但仍积极进取,期待未来有所提升。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沉的自我剖析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其坚韧的品格和对仕途的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