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潜说友的《再和(其二)》。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孤山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音乐艺术的赞赏。首句“句落孤山压老林”描绘了孤山的静谧与古老,仿佛诗句落下,都压低了周围的树林。次句“横枝解识燮调心”则暗示了横生的树枝似乎能理解和谐的音乐之道,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众贤戛击宗韶頀”一句,"戛击"形容音乐的激昂,"宗韶頀"则借用了古代高雅的音乐曲目,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人才的敬仰和对音乐艺术的推崇。接下来,“外域流传洗靺任”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影响力,超越了国界,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不有鹿矶功许大,那能兔苑乐如今”这两句,鹿矶和兔苑都是典故,可能暗指过去的某种功绩或盛世娱乐,诗人借此表达如果没有这些成就,今天的音乐享受就无法达到如此程度。最后,“非才久愧班东上,抱瓮何当学汉阴”以自谦的方式,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希望能像汉代的隐士那样,潜心学习,提升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孤山、音乐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