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仲谟

君才出于德,妙高如匠石。

但见广厦成,不见斧斤迹。

厚为诸兄奉,自奉颇云啬。

三生阳亢宗,薄俗有惭色。

汝南古佳郡,月旦评一易。

尔来似扬州,不办龙蜥蜴。

短簿髯参军,喜怒移顷刻。

正平竟获免,实我文举力。

念公当乖隔,忧思如纺绩。

耻为儿女仁,到此泪横臆。

熙朝大烹饪,贤者不家食。

朝为郡县吏,暮作台省客。

矧闻诸法从,久欲荐言责。

去去勿重陈,九万自此击。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的才华源于品德,高妙如同巧匠石匠。
只见宏大的房屋建成,却看不见斧凿的痕迹。
你厚待兄弟们,对自己的生活却很节俭。
你的高尚行为让浅薄之人也感到羞愧。
汝南是个古老的佳郡,每月的品评都让人期待。
近来汝南如同繁华的扬州,连龙蜥蜴般的权贵也无法立足。
那位短须的参军,情绪变化无常,喜怒仅在一瞬。
公正平和的你最终得以幸免,这全赖我的帮助。
想到你即将分离,我的忧虑如同纺织线一般绵长。
我不愿因儿女情长而显得软弱,此刻泪水已满胸膛。
在熙朝盛世,贤者不应只满足于家庭生活。
早上还是郡县的小吏,傍晚就成为朝廷的官员。
况且听说各种法规繁多,我长久以来都想提出建议。
不要再重复提起,九万里的征途,就从这里开始吧。

注释

德:品德。
匠石:技艺高超的石匠。
广厦:宏大房屋。
斧斤:斧头和凿子。
阳亢宗:高尚的行为。
惭色:羞愧的表情。
月旦评:每月的品评。
龙蜥蜴:比喻权贵。
短簿髯参军:形容人物特征。
正平:公正平和。
乖隔:分离、不合。
纺绩:纺织线。
儿女仁:儿女情长。
熙朝:盛世。
贤者不家食:贤者不局限于家庭生活。
郡县吏:地方官吏。
台省:中央政府。
荐言责:提出建议。
九万:比喻远大目标。
击:出发、行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所作的《送裴仲谟》,通过对裴仲谟的赞扬和对其仕途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品德与才能的赞赏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首句“君才出于德,妙高如匠石”赞美裴仲谟的才华源于高尚的品德,犹如技艺高超的工匠。接下来的诗句“但见广厦成,不见斧斤迹”,进一步强调他的才能体现在成就上,而非外在显露。

诗人提到裴仲谟对兄弟慷慨,对自己却节俭,这体现了他的仁厚和谦逊。“三生阳亢宗,薄俗有惭色”则暗示他在家族中受到尊重,连世俗之人都为之感到羞愧。随后,诗人以“汝南古佳郡,月旦评一易”形容裴仲谟在地方官任上的优秀表现,如同月旦人物般公正。

然而,裴仲谟的境遇似乎有所变化,诗中提到他像扬州官员一样忙碌,甚至可能面临困境。“短簿髯参军,喜怒移顷刻”描绘了他的情绪多变,而“正平竟获免,实我文举力”则表达了诗人帮助他避免了某些麻烦,这显示了深厚的友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期待,“念公当乖隔,忧思如纺绩”,担心裴仲谟与自己分离,内心充满忧虑。他感慨“耻为儿女仁,到此泪横臆”,表明自己超越一般情感,为朋友的未来深深忧虑。诗人还提到裴仲谟频繁更换职务,暗示官场的动荡,并表达了自己想要为他进言的意愿,“矧闻诸法从,久欲荐言责”。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裴仲谟的赞美,又有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体现了秦观作为诗人的深厚友谊和对社会现象的洞察。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陨星石

萧然古丘上,有石传陨星。

胡为霄汉间,坠地成此精。

虽有坚白姿,块然谁汝灵。

犬眠牛砺角,终日蒙膻腥。

畴昔同列者,到今司赏刑。

森然事芒角,次第罗空青。

俛仰一气中,万化无常经。

安知风云会,不复归青冥。

形式: 古风

圆通院白衣阁(其二)

一根反本六根同,古佛传家有此风。

满目红蕖参翠盖,不唯门里获圆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徐仲车食于学官吏或以为不可欲罢去之太守不听礼遇如初感之而作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废。

贤哉黄次公,鉴裁实精诣。

殷勤谢督邮,此丞乃廉吏。

重听庸何伤,善助无失意。

古人骨已朽,来者复谁继。

仲车天下士,固非许丞类。

至行通神明,问学有根柢。

若充老更聘,自革风俗弊。

太守前已闻,粟帛俄见赐。

奈何少年子,辄效督邮事。

道丧贤哲穷,闻之为流涕。

人心如其面,难以一律揆。

所望在次公,督邮何足议。

形式: 古风

徐得之闲轩

建安自古多俊髦,徐子磊落尤其豪。

论兵说剑走湖海,身勤事左无所遭。

绿林五校已屠脍,黑衣三卫羞徒劳。

归来故山便卜筑,脱弃万事轻鸿毛。

横前涧水漱哀玉,傍舍老枥藏飞猱。

山蔬何用愧粱肉,鹤氅未必输青袍。

追寒弄月有真意,慎勿轻语传儿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