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鼓山寺

香刹凭游览,寻幽夜未归。

松阴枝拂盖,谷转石当扉。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

梵音迎漏彻,旅梦觉酲违。

古树生秋色,层岚吐夜菲。

浑疑天路近,科坐白云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探访寺庙的静谧与神秘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鼓山寺的景致与内心感受交织在一起。

首联“香刹凭游览,寻幽夜未归”,开篇即点明了探访寺庙的主题,夜晚的探访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诗人似乎在寻找着寺庙中的幽静之处,流连忘返。

颔联“松阴枝拂盖,谷转石当扉”,通过松树的枝叶轻轻拂过头顶,山谷中石头挡住了门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寺庙和谐共存的意境。这里的“拂盖”和“当扉”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动态与静态,也隐喻了自然与寺庙之间的相互依存。

颈联“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景色。诗人卷起窗帘,银河仿佛落入室内,而打开窗户,月光与露水交织,微弱而清冷。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元素,将宇宙的浩瀚与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尾联“梵音迎漏彻,旅梦觉酲违。古树生秋色,层岚吐夜菲。浑疑天路近,科坐白云衣。”最后四句,诗人通过梵音的回响、秋色的古树、夜雾中的层峦,以及疑似接近天路的感受,表达了对寺庙环境的深刻感悟。梵音的清澈与旅途的清醒形成对比,古树的秋色与夜雾的朦胧相映成趣,而对天路的遐想则寄托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

陈文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龟山绝顶

攀萝扪石上层峦,野旷天遥一望宽。

海送潮音如欲雨,山含树色暂生寒。

花宫清敞游人集,草径萦纡去路难。

咫尺蛇峰馀故垒,萧萧烟景正贪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溪上

一湾春水绕人家,两岸馀波溅碧沙。

咫尺烟津虚过客,浮沈古木欲栖鸦。

云封远岫千层渺,草长荒田一望赊。

共访仙源何处是,隔溪依约有桃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石榴花

蕤宾初应律,安石丽榴花。

雨染红疑蘸,日烘色倍嘉。

煌煌枝似火,烁烁蕊侵霞。

眼著朱阑耀,辉连赤玉誇。

丹房标石苑,绛种忆张槎。

摇曳堪凝目,陆离映翠华。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泛舟莲潭赏荷花

丛妍呈绿渚,烟景缀花朝。

沦皱枝微蘸,波光影细描。

落英鱼认饵,浮叶蚁为舠。

浥露斜偎岸,迎风弱俯桥。

低垂香欲滴,回映态如招。

延伫寻芳处,婀娜入短桡。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