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

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

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博士本来是秦代的官职,寻求有才能的人来担任却不容易。
在清风中,曲台显得格外洁净,面对冷月,碧绿的池水更显清凉。
教学责任重大,夜晚的斋祠只剩下残余的滴漏声。
早晨,官员们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其中那条配有双绶带的格外引人注目。

注释

博士:古代的一种高级学官。
秦官:秦朝时期的官职。
求才:选拔人才。
帖职:合适地任职。
曲台:古代宫殿中的平台或楼阁。
净:洁净。
碧池:清澈的池塘。
寒:清凉。
讲学:教授学问。
分阴:指时间,这里指夜晚。
晓漏:报时的滴漏,清晨的漏壶。
朝衣:官员的朝服。
辨色:分辨颜色。
双绶:两条绶带,古代官员的标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秦官的博士,其才学深厚却难以施展。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博士的孤独与淡泊。此处“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展示了博士静谧的生活环境及心境,风、台、月、池皆呈现出一种清冷之美。紧接着,“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则透露了博士日夜不息地传授知识和修身养性的严肃态度。

最后两句“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可能是在赞扬博士的仪表之美,或许暗示着其学问与品德的兼备。在这里,“朝衣”指的是早晨穿戴的衣物,而“双绶”则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饰物,象征着尊贵和身份。

整首诗通过对博士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其学问与品德的赞扬,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生活清简且德行高尚的人物形象。

收录诗词(44)

皇甫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 籍贯:润州丹阳
  • 生卒年:785

相关古诗词

奉送杜侍御还京

罢战回龙节,朝天上凤池。

寒生五湖道,春入万年枝。

召化多遗爱,胡清已畏知。

怀恩偏感别,堕泪向旌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

古寺传灯久,层城闭阁闲。

香花同法侣,旌旆入深山。

寒磬虚空里,孤云起灭间。

谢公忆高卧,徒御欲东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奉寄中书王舍人

腰金载笔谒承明,至道安禅得此生。

西掖几年纶綍贵,东山遥夜薜萝情。

风传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

圣主好文谁为荐,闭门空赋子虚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夕寄怀契上人

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群。

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

窗临绝涧闻流水,客至孤峰扫白云。

更想清晨诵经处,独看松上雪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