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皋陶庙

明刑弼教佐雍熙,千载嘉谟仰士师。

故里凄凉遗旧冢,穹碑剥落倚荒祠。

虞廷法立人无犯,后世民生伪益滋。

庙貌幸存神未泯,赓歌犹得想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过皋陶庙》,主要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皋陶的敬仰与感慨。首句“明刑弼教佐雍熙”赞扬了皋陶以公正刑法辅助君主治理国家,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繁荣。接着,“千载嘉谟仰士师”强调了皋陶的智慧和德行,被后世视为楷模。

诗中描绘了皋陶故里的荒凉景象,旧冢和剥落的穹碑揭示了岁月的沧桑,而“荒祠”则寓含了人们对先贤的缅怀。“虞廷法立人无犯”一句,通过虞舜时代的法制严明,暗示了皋陶在法律建设上的重要贡献。然而,诗人也指出后世虽然法律存在,但虚伪欺诈之风却有所增长,对比之下,皋陶的清廉精神显得更为珍贵。

最后两句“庙貌幸存神未泯,赓歌犹得想当时”,表达了诗人对皋陶庙得以保存的庆幸,以及通过庙宇还能想象到他生前的风采,寄托了对古代圣贤的深深敬仰和对道德风尚的呼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426)

于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字:廷益
  • 号:节庵
  •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 生卒年: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过夏县挽司马文正公

破瓮机锋岂偶然,活人手段自髫年。

闾阎稚子知司马,海宇群黎仰涑川。

出处遂关时治乱,死生难免世推迁。

苍松劲柏环祠墓,凛凛清风在目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平阳分司

槐柳如云覆院墙,清和天气日初长。

雨馀阶砌苔应滑,花落池塘水自香。

谢客只容风入户,捲帘閒放燕归梁。

吏民清肃文书简,吟对群峰坐画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观登科录感兴

圣主垂衣御九重,群贤汇进万方同。

文明启运天垂象,豪杰乘时气吐虹。

柳汁染衣新样绿,花枝映面醉颜红。

当年我亦曾遭际,涂抹于今避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初度日

年年马上度生辰,老景偏攻客里身。

白发无能酬圣主,清宵有梦觐双亲。

仙家漫说延龄术,尘世应无不死人。

脩短荣枯天赋予,一官随分乐清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