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作的《落花诨体十首》中的第七首,以戏谑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寓言于物,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戏来真不惜惊鸳”,形象地写出了某种游戏或活动的热烈与投入,连鸳鸯都可能因之受惊,可见其热闹非凡。次句“浪打飞丸恼鸭魂”则进一步描绘了动态场景,可能是水上嬉戏,飞丸如浪花般洒落,让水中的鸭子也感到烦恼。
第三句“风箔一天金世界”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风吹动的箔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金色的天地,富有诗意。第四句“藕丝几孔鬼乾坤”则借藕丝的细密和神秘,暗示了世间万物的复杂和微妙。
第五句“无端破瑟分清怨”将情感比作破裂的瑟音,表达了某种分离或矛盾的情绪,而“未必闻琴亦夜奔”则暗示了即使面对琴声的诱惑,也可能有不顾一切的行为,增添了戏剧性。
最后两句“见说武皇春阵别,红裙撩乱蹴狂髡”描绘了一场春日里的蹴鞠比赛,女子们穿着红裙,欢腾活跃,与武士们一同竞技,画面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诙谐,意象生动,通过日常游戏和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百态,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诗才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