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闻蝗》由清代诗人冯秉恭所作,以“闻蝗”为题,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感慨与忧虑。
首句“年丰屡慰老来心”,开篇即道出诗人对丰收年的欣慰之情,年岁已高,却能目睹丰年,心中自是欢喜。然而,好景不长,次句“木榻空堂枕素琴”,转而描绘出诗人居处的简陋,以及以琴自娱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接着,“远害见人低白首,甘贫抵死贱黄金”,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与态度。他深知世间的种种危害,却选择以谦卑的态度面对,即使生活贫困,也坚决不以金钱衡量价值,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濯缨欲寄沧浪水,抱膝休赓梁甫吟”,诗人想要像古代贤者那样,通过洗濯自己的心灵,寄托于清澈的水中,同时,他不愿再吟唱《梁甫吟》,暗示自己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忧愁,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最后,“多难不堪频北望,飞蝗接翅渡淮阴”,在面对频繁的灾难时,诗人无法忍受,只能向北眺望,表达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飞蝗接踵而来,渡过淮河,形象地描绘了灾害的严重性,也反映了诗人对灾民疾苦的同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灾难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其高尚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