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夏吷庵丈画黄山十松图

名山十幅画图中。冷意入青松。

蒲团破石呈奇态,又宛然、偃蹇苍龙。

美媲华颠汉迹,荣同岱岳秦封。鸿都词客兴偏浓。

揽胜好携筇。千岩万壑收罗惯,尽毫端、吞吐鸿濛。

借取太常竹趣,分明黄鹤松风。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吴湖帆先生为夏吷庵丈所绘黄山十松图所作的题词,以描绘和赞美画中的松树为主题。"名山十幅画图中"开篇,点出画面的背景是名山大川,而十幅松图则显其丰富与细致。接着,诗人通过"冷意入青松",传达出松树在夏日里依然保持的清冷之气,展现了松树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蒲团破石呈奇态,又宛然、偃蹇苍龙",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松树的姿态比作破石而出的龙,形象地刻画了松树在险峻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形态。"美媲华颠汉迹,荣同岱岳秦封",赞誉松树之美可比肩历史遗迹,其荣耀如同泰山般的崇高地位,表达了对松树崇高的敬仰。

"鸿都词客兴偏浓",诗人自比为才情出众的文人墨客,被黄山松图激发了浓厚的创作热情。"揽胜好携筇",表达出诗人喜好游历山水,手持竹杖,欣赏美景的情景。"千岩万壑收罗惯,尽毫端、吞吐鸿濛",进一步赞美画家的技艺高超,能将千岩万壑的壮丽景色浓缩于笔下,展现出宏大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借取太常竹趣,分明黄鹤松风",诗人希望从画中汲取竹子的清雅和松风的韵味,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画家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自然风致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赞美黄山松图和画家技艺为主,同时融入个人游历山水情怀的诗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55)

吴湖帆(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桃丝

绿云轻掩流苏帐,更绛羽低垂。

袅娜春风凝碧系红丝。

前生翡翠今仙影,祗小谪些时。

却道女英经梦觉来迟。

形式: 押[支]韵

翠凌波.仝上

莲叶巢鸳,桐华栖凤,藻舞蘋翻,簇锦团花拥。

明镜波平吹皱重。浪粼粼、漾入红尘梦。

琪林瑶草神仙种。残墨零脂夙分前生共。

望里楚尾吴头,并作玉台新供。

消息离痕,霎时仙驭相送。

形式:

惜秋华.陆蔚庭秋夜读书图

澹月疏星,掩纱窗闪烁,今宵难寐。

风雨夜惊,萧萧满院秋至。

当年赋感欧阳,更叹息、无知童子。

狩多少清愁,付与寒蛩声里。一卷寄千里。

对双梧引碧,绿蕉凝紫。往事旧约,绮思亚阑独倚。

风流艳说云间,仗衍派、娄东传美。余此。

看百年、数沧桑几。

形式:

珍珠帘.沈尹默先生七十寿

茂漪笔阵多精到。真能逞、八法龙蛇横扫。

一脉出吴兴,擅右军神操。

导启文坛新纪局,溯京国、雄名皎皎。风表。

爱盈门桃李,满庭芳草。

回记美丽园中,展平原书帖,秋明词稿。

清秘契同参,聆珠玑多少。

巴蜀归来尤重望,调瑟琴、和鸣声好。长照。

看彩艳榴红,朱颜未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