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徐孜所作的《上寄汪镇抚(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汪镇抚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别后音书久旷然”,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离后,长时间没有收到对方的音讯,内心充满了思念与等待的煎熬。接着,“乱离重得话蝉联”一句,描绘了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再次与友人交谈的喜悦与感慨,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重逢的不易。
“暗惊白发三千尺,空负青灯四十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深深忧虑。白发三千尺的夸张描述,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空负青灯四十年”则暗示了诗人在这段时间内可能经历了许多挫折与遗憾,内心充满着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反思。
接下来,“马上贵人多印绶,山中寒士独田园”两句,通过对比贵贱、贫富的不同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诗人以“马上贵人”的繁华与“山中寒士”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青山村外黄茅店,还记论心十载前”两句,将思绪拉回到与友人的往昔,青山、黄茅店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怀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再次相聚,重温旧日情谊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