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山上楼,暮望河上道。
飘风塞埃尘,积雨浩行潦。
山人苦相留,此道何扰扰。
虎狼夹路啼,鸿鹄逝不早。
石泉聊足饮,粝饭亦可饱。
引乃平生亲,绸缪叙中抱。
行游白云林,倘遇瑶华草。
携手托相赠,岁寒永为好。
不详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蔼蔼春候至,天气和且清。
端居抚流化,久惬静者情。
浮阳起丛壑,流烟散孤城。
岸条发潜颖,园奔含初荣。
写襟旷明霁,览物纡游行。
目悦双飞雉,耳感孤鸣莺。
形运自相代,神理谁为名。
往规与时逝,来虑随年并。
心存汉阴灌,躬敩南阳耕。
疏还念知止,庄论持达生。
自非秉昭旷,能不婴世营。
鸟鸣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寒崖变吹律,阳渚发鸣葭。
温风戒旦至,淑气应时加。
申瞩暨昏旦,驰情赴幽遐。
连峰睇初景,木杪眺孤霞。
阴雪被高岑,暄波泻平沙。
辨候气有异,触物理无涯。
抚已寡朋与,怀侣独长嗟。
徒攀春岸条,未采中林华。
情惬赏不遗,心旷迹自赊。
久矣敦夙游,不愧在涧歌。
去官今七暑,渐与农务亲。
随宜谙土性,言话群野人。
时或溯微风,行歌响空榛。
先民邈何扳,慨焉伤我神。
慨伤遹谁知,所有三二宾。
文论日往来,烱烱高义申。
炎雨回众壑,凉飙起脩畛。
兀然林木下,日人忘归轮。
玄蝉夕益聒,去鸟一何频。
野行畏多露,无使侵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