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其四)

跑曾闻有虎,名得因逢鹿。

每吐云英英,亦浸月漉漉。

其始乃何年,太古此涧谷。

藓痕石缝间,细注才漩洑。

闻自候停跸,阶下宛成瀑。

斯事属偶然,不必称更仆。

傥来还傥去,谁欤享清福。

回首语山僧,付尔听真筑。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摄山栖霞寺时所见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首句“跑曾闻有虎”,以“虎”象征山林的野性和力量,引出对山中景象的遐想。接着“名得因逢鹿”,鹿的出现为山林增添了几分温婉与生机,形成对比。随后,“每吐云英英,亦浸月漉漉”,描绘了云雾缭绕、月光洒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其始乃何年,太古此涧谷”,表达了对自然历史的敬畏与探索欲望。“藓痕石缝间,细注才漩洑”,细致地描绘了岩石缝隙中涓涓细流的动态美,以及水滴汇聚形成的漩涡,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与和谐。

“闻自候停跸,阶下宛成瀑”,描述了水流汇聚成瀑布的壮观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礼赞。接下来,“斯事属偶然,不必称更仆”,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奇迹往往源于偶然。

“傥来还傥去,谁欤享清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回首语山僧,付尔听真筑”,最后两句则将思绪归于宁静,与山僧对话,寄托了对自然与禅宗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其五)

昂首最高峰,巉岩拾级上。

药草堪摄生,含芳袭人赏。

北睇见大江,颢气涵漫漭。

吾怀与之如,廓然坦荡荡。

忽忆东坡翁,赤壁曾独往。

俯冯夷幽宫,长啸发逸响。

其气盖古今,其景融机象。

斯游可同乎,吾惟企遐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其六)

藉问夏谚中,游豫缘何事。

江国灾祲馀,如伤犹未置。

嗟尔在位者,孰非民攸塈。迩来闾阎况,略?巡春骑。

纵云免沟壑,未称富蒋芰。

矧兹乃所见,宁无未见际。

供奉尔勿劳,徒劳亦奚异。

踏阅便游山,闻挈诗人俪。

索观赓其章,匪侈词华丽。

形式: 古风

山云傍晚收,春月依峰吐。

度松轮暂栖,落瀑影堪睹。

静机忘筌蹄,禅境泯今古。

是时万籁寂,清响自何所。

阶下龙文动,乃知来里许。

形式: 古风

万松山房

万松春晓坐山房,雨后千峰濯翠光。

因迥为高步入古,受宜得趣意延凉。

閒听倚巘涛翻鬣,极眺铺阡浪摆芒。

讵事游山欣惬赏,为民额手庆宜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