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诉衷情·寄芸斋》由清代诗人许诵珠所作,情感细腻,文笔婉转,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未拈湘管已神伤”,开篇即以“未”字点出诗人内心的愁绪,还未拿起湘妃竹管的笔,就已经感到了深深的哀伤。这种未动笔先入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和无奈。
“一字一回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写信时的复杂心情。每一个字都如同回肠荡气,充满了情感的波动。这不仅表现了文字的力量,也暗示了诗人与芸斋之间深厚的情谊。
“都将百幅藤纸,半揾透、墨华香”,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藤纸的数量夸张为“百幅”,表现出诗人想要倾诉的心声之多,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而“半揾透、墨华香”则通过墨迹渗透纸张,散发出香气的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浓烈与深沉。
“传书雁,太匆忙”,诗人借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然而,“太匆忙”的表述,又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不能及时收到书信的遗憾。
“意彷徨”,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飘忽不定,无法安定,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怨情千叠,别泪双垂,并寄他乡”,最后四句集中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怨情交织,如同千层波浪,别离的泪水如雨般落下,这些情感最终化作书信,寄往远方。这一系列的情感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相聚不易的感慨。
整体而言,《诉衷情·寄芸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怀,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