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这首诗描绘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守卫者的坚韧。"长城高际天"形象地展现了长城的气势磅礴,仿佛直插云霄,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工程。"三十万人守"则揭示了守卫长城的士兵众多,他们承担着守护边疆的重要职责。
然而,诗的后两句转向了一个历史转折点,"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这里暗指秦始皇的死和秦朝的政变,扶苏因接到赐死的诏书而被迫自尽。这与长城的壮丽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寓含了历史的无情和权力斗争的残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长城为背景,通过历史事件的穿插,表达了对忠诚与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百丈筑城身,千步掘城壕。
咸阳三月火,始悔此徒劳。
峄山访秦碑,断裂无完笔。
惟有筑城词,哀怨如当日。
筑城声酸嘶,汉月傍城低。
白骨若不掩,高与长城齐。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