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展现了烧丹道士与坐禅僧共同度过一个安静夜晚的情境。"小书楼下千竿竹"一句,不仅营造出一种幽深的环境氛围,也暗示着诗人对知识和学习的尊重。"深火炉前一盏灯",则是描写了室内温暖而又明亮的光线,与外面的竹林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室内的温馨与安宁。
"此处与谁相伴宿"一句,是诗人对夜晚同伴的提问,也反映出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知音。最后两句"烧丹道士坐禅僧",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同伴是修炼道术的道士和佛教中的禅师。这不仅展现了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多元文化相容并蓄的特点。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状态。同时,这也映射出白居易本人对于内心宁静与精神修炼的向往。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
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
交亲过浐别,车马到江回。
唯有红藤杖,相随万里来。
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
岂是交亲向我疏,老慵自爱闭门居。
近来渐喜知闻断,免恼嵇康索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