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其四》是明代末期清初文人徐石麒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意中美人的形象。诗人以“一点常凝”起句,形容美人独特的气质如明珠般凝聚,多年难得一见,暗示她的珍贵和稀有。接着,他通过“花比色”、“选玉评声”的比喻,赞美她的美貌与才情,仿佛诗词绘画都无法完全表达。
诗中“那更温柔心性”进一步揭示了美人的内在品质,她不仅外表出众,更是温柔体贴,让人心生怜爱。诗人感叹她的高洁情操无人能及,对她充满了深情厚意。“于我多情”表达了他对这位美人的特殊情感,尽管她可能并未察觉。
接下来,诗人想象在欢宴之中,美人轻蔑世俗女子,只愿与他在歌舞之地共度时光。她的风流万种,令他向往不已,期待能在鸳鸯社这样的理想环境中与她共享云雨之欢。“消受我、雾帐云屏”描绘出两人亲密无间的画面,令人神往。
最后,诗人期盼着能与美人真正相爱,共享销魂时刻,眼中含笑,心满意足。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美人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中女性形象的深深迷恋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