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其一)

乱石搜琮璧,修梧待凤凰。

地灵真间阔,世眼但寻常。

我友更谁子,平生唯此郎。

连城不当价,容易莫商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乱石中隐藏着珍贵的宝玉,高大的梧桐树期待着凤凰的到来。
这块土地的灵气无比宽广,世俗的眼光却只看到平凡。
我的朋友还有谁呢?一生之中,唯有此人最为知己。
他的价值超过连城之宝,轻易不要谈论交换。

注释

乱石:比喻世间的纷扰或不为人知的珍贵事物。
搜琮璧:形容寻找和珍视难得的好东西。
修梧:高大且美丽的梧桐树,象征贤良的人才。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尊贵。
地灵:指风水好或有灵秀之气的地方。
世眼:世人的眼光,通常指普通人的认知。
连城:极言物品珍贵,价值连城。
商量:此处指轻易讨论或交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沆的作品,名为《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赴京赶考的支持和期望,以及对友情深厚的赞美。

“乱石搜琮璧”,意指在众多平凡之物中寻找珍奇异宝,形象地比喻着为寻觅人才的艰难。这里作者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学识和才华的赞赏。

“修梧待凤凰”,则是用传说中的凤凰选择栖息之地来形容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凤凰只在洁净优雅的地方落脚,暗示作者对朋友能够在考场上展现其才华的信心。

“地灵真间阔”,这里的地灵可以理解为自然赋予的才能或灵性,而“间阔”则形容这种才能难以寻觅,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人才很难发现,是一股清流在世俗之中难得一见。

“世眼但寻常”,意指世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平凡普通的事情,反衬出作者对友人非凡的认知和赞赏。

“我友更谁子,平生唯此郎”,诗人自称与这位赴考的朋友情谊深厚,将其视为唯一的挚友,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联结。

“连城不当价,容易莫商量”,这里的“连城”通常指代价值极高的珍宝,而“不当价”则意味着无法用金钱衡量。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比喻,强调了这份友情的无价和难以衡量。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才华和品格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未来命运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送许尉子云二首(其二)

济人曾现斩蛟手,慢学吴门作陆仙。

雪月精神资句法,经纶器识得天全。

评君合在羲皇上,许我难堪叔度贤。

出处相悬同臭味,寄怀犹望捧来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许尉子云二首(其一)

秦望排空插鉴湖,先生气禀旧东吴。

胸中今古几千载,笔下波澜雄万夫。

綵棒垂门奸自肃,土神应梦昔何殊。

荣归快作朝天计,台阁欢传得巨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杨文赴廷试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

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

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厌尝。

一振斯文千古事,凭君更为引天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杨道父赴廷试

每念先游尝慨叹,于君先世最周旋。

神驹堕地真千里,老木蟠空已百年。

此去汉庭应籍甚,向来蜀产久萧然。

锦衣归日烘晴昼,应与莱衣巧斗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